目前分類:樂活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慾望是毀滅的開始
The realization of ignorance is the first act of knowing. ─Jean Toomer 
認清漠視是知道的開始。──美國詩人 圖默

  「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這雖然是一句廣告詞,卻是一種人類獨享的意念,它幾乎代表了每個人的人生起始,若善加控管,它是強力動機的起點,可是若讓它無限上綱之後,卻有可能導致殘缺不全的一生。那是一種可大可小、也幾乎是沒有邊際的念頭,賦予它最通俗的名稱,我們很熟悉,只是不清楚其動向,也不大有能力去駕馭它,它的名字就稱為「慾望」。

  慾望提供兩條軌道,一條目標是進步,是科技和文明無窮盡發展的路徑;很遺憾,雖然一樣來自慾望,卻開出一條和原路平行,目標是毀滅和死亡的道路。地球的現況十足令我們憂心,氣候的變遷似乎沒有逆轉的跡象。你可曾試著衡量大自然和自己之間的距離?想想看溫室效應和自己有什麼關係?或許也可直接評估大海嘯和自己一個小小念頭之間,可能有多少連結?土石流淹沒一個村莊,可以責怪政府,難道我們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

  我點出「一」和「無限大」之間的距離,這是我們學到的數字概念,這是我們藉以衡量輕重緩急的標準,我們的念頭是「一」,大自然的規格屬於「無限大」的層級。因為對方太大了,我們很容易就小看自己這個一;和大自然相較,我們是多麼渺小,我們的舉止作為如何有實力去影響到自然生態?「沒關係」是一種慣用的態度,「無所謂」是一種習慣性的反應,姑息養奸成了配合慾望的標準公式,針對一加上一可以堆疊到無限大的事實,我們寧可冷處理。

  甚至於,人類技巧性的將慾望貼上新的標籤,將慾望換裝成為「需求」,而且是維繫生理或是生計的基本需求。和健康息息相關的是吃,這一點沒有人否認,可是通常思考範圍就此打住,繼續追究下去,不論是對著需求叩關,還是向慾望挑戰,人性的保全會出來制止。營養師的建議是一種理由,醫師的吩咐是一種理由,社會制約是一種理由,最後的防線是生理需求──反正肚子餓了就該吃。

  吃的感覺太美好,美食的滋養太滿足,不打算距離這種境界太遙遠的人很多,他們承認愛吃是一種慾望,並認為它屬於「正常人」的慾望。事實上,「多數主義」主導這件事情太久,事實真相總是被限制在小眾市場中流浪,包括生食主義者所大膽提出的「熟食上癮論」,問題是,真相也在不健康的身體內呈現。儘管隱藏在多數族群的角落,儘管每餐都大快朵頤也沒有人干涉,但面對自己的不健康卻是遲早的事。

  「過勞死」再度成為熱門議題,是高級上班族非常諷刺的事故,也算是文明發展軌跡中的極端事件。不是醫師,就是工程師,就連陪在醫師身旁的護理人員也要發出怒吼聲,這種現象和慾望到底有沒有關係?一般大眾的意見還是停留在「需求」的層級,工作是需求,賺錢也是需求,沒有人願意鑽研得更深些,想到在逛超市的時候,被陳列的商品誘惑的那種情緒,算不算是慾望的一種?

  這個問題不加以探討,好像將永遠找不到生態浩劫的元凶,人類似乎也將永遠回不到健康的園地,原來地球的痛和家人的痛居然是來自於同一個公式,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的慾望是如此的寬大為懷,因為我們情願讓自己的慾念無止盡的飛馳,因為我們對捨近求遠是那麼的駕輕就熟。

維言爽聽:
你必須承認,你必須打從內心深處認定,
不能姑息,告訴自己:
吃和不健康息息相關,
而且要有決心做出改變。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at lies in our power to do, lies in our power not to do. ─Aristotle 
有決定做的力量,就有決定不做的力量。 ─希臘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

  姑且把慾望透過「物質誘惑」來解讀,不僅人生的困境找得到答案,連男女的感情紛爭也找得到蛛絲馬跡。而且真的不要懷疑,低頭看看身上堆積很久的肥肉,有哪一塊不是物質誘惑的結晶?有哪一片不是把一加一無限放大的結果?此刻,不管你是被迫進入沉思,還是很自責的深切懺悔,告訴你,「顧此失彼」就是人類物質化以後的專利,面對這麼多的誘惑,如何做到有條不紊?

  物質化當然也包括醫療的發達與進步,藥物成為奢侈與慾望的成員,醫療的細部分科複雜了健康的板塊,理論上不是誘惑的材料,由於人們從來不尊重健康的本質,使得不健康成為社會常態,曾幾何時,對醫療倚賴變成一種物質化的結果。追逐健康變成一種時尚,有點經濟實力的中年人開始消費健康需求,就算不花在醫藥,也花在吃補,不用在健康檢查,也用在瓶瓶罐罐的補充品。

  健康給我們一種「太難」的印象,因為深奧,所以誤打誤撞;因為專業,所以道聽塗說。想要健康卻一直做不健康的事,深知自己的行為違背常理,卻仍在詭異的動機中不斷給自己合理化的台階。與其說健康是人生一大議題,不如說探討健康就是探討人生,不如把經營健康擺在經營人生的規劃之中,不如把價值觀與優先順序的自我管理囊括影響健康的正面選項,事實上,健康議題最終會是時間管理的議題,是學習將重要事情強制置入時間的一種技巧。

  研究一般人得不到健康的緣由,「依賴」是一種因素,從來不把健康視為是自己的事;「固執」是一種因素,堅持捍衛不正確的觀念,也堅持不願意換腦袋;「縱慾」是一種因素,主要的迷思當屬飲食,另外,不能忽略由醫藥界所經銷出來的部分,讓「慾」和「藥」充分結合,如果你對人類歷史和人類行為有一些研究,應該欣然接受這種荒謬的組合。至於「懶惰」所主張的結論,譬如說從來都不運動和不健康的關係,請把它丟到「縱慾」的範疇中,任由它去找到自己的定位。

  把得不到健康勾勒得更徹底,從「不願意聽」到「不願意學」,再到「不願意做」,說這是一堂「人性」的課程,沒有任何一絲誇張。或許,可以從「動機」的種類和分佈去分析人性,那種「渴望健康」與「堅持不健康」之間的拔河,最後就是違逆法則所必須經歷的樣板劇情,發現被釘在棺木的日子不遠了,發覺可以享受人生的歲月居然屈指可數,因而發出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的跪求。

  我直接明說,要你減少食量,你有點掙扎;要你多吃生食,你不是說醫生不准,就是說身體不允許;要你少吃白飯,你說肚子不會飽;要你減少肉食,你說乾脆不要活;要你早餐遠離熱量,你為早餐店叫屈;要你安排時間運動,你說時間屬於老闆,無法自由支配;要你嘗試斷食,你說那會死人;要你進行肝膽淨化,你的眼神告訴我:我瘋了。

  地球的殘山剩水和身體的千瘡百孔其實異曲同工,都是容許慾望無限擴大的結果,追逐健康和追求生命的意義終究有所交集,不是同一件事,也應該遵循一貫的態度。不認識慾望,就很容易在經營健康的路上迷失,特別提醒杯子永遠滿滿的人:「健康知識學不完,如果你自認為已經學完,代表你已經沒有機會健康。」

維言爽聽:
「不健康」是一股吸力很強的漩渦,
需要積極的態度和行為來掙脫,
每天切割一小時的時間走路,是體驗健康的第一步,
學習管理時間,也學習管理健康。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5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ok for ways to make new ideas work, not for reasons they won’t. ──Ian Percy
找出讓新觀念實現的方法,不是找出無法兌現的理由。 ──演說家 伊恩帕西

  把慾望連結到飲食和藥物,哪一項在你我的心中瞬間有了回聲?突然之間,藥物變成極其少數,多數人,我預測是一百人中的九十九人,在心裡面默認,承認自己愛吃,不一定大吃,但普遍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文明世界早已發展出一條新的「食物鏈」,不同於大自然的原始設計,介入了網路與媒體行銷,有一條「口碑食物鏈」在我們周圍形成。

  試著閱覽臉書與部落格的生態,統計一下有多少比例在分享美食,如果我問同時問有多少人在分享健康,你將意外發現健康不再是網路世界的首要價值;認知中,不但做吃的是賺錢的生意,聚餐更是一件絕頂快樂的人生要事。探究得深入些,健康是有人主張,可是多偏向商品化,都是在分享一些營養補給的好東西。必須先提醒大家,我們長期融入在這些美好的誘惑中,對於生活品質和情緒加分不少,無形中,對於健康卻是無可諱言的傷害。

  現象是失控的,就像環境的惡化般,唯一能付出努力的,剩下自我的修煉和把持,否則任何人都可能是在大熔爐中被意外犧牲掉的小個體。拒絕美食如果那麼困難,認識食物或許是可行的嘗試,食物最簡單的分類法就是生食和熟食,也可說是分成有酵素的食物和沒有酵素的食物,生食屬於前者,含有豐富的食物酵素,熟食是後者,酵素在烹調過程中全數破壞。

  問自己:都是吃熟食,還是生食?其實只要思考食物進入身體內的感覺,有沉重負擔的是哪一種?比較沒有負擔的又是哪一種?接著再問自己:喜歡吃讓身體有負擔的,還是你都吃讓身體沒有負擔的那一類?「負擔」在一般人的基本認知就是「飽」,也就是中國式的問候語「吃飽了嗎」裡面的關鍵字。從幼年時期媽媽關心有沒有吃飽開始,我們被教育漸漸培養屬於自己的飽足感,這是一種尺度,你我不一定相當的食物容納限度。

  當商人運用人性的弱點來行銷「吃到飽」的飲食文化,動不動就對慾望豎起白旗的食客,這下可慘了。即使不是每天都光臨吃到飽餐廳,我們的飽足感也逐漸被自己喜愛的生活作息養大,我們突然畏懼起飢餓,我們變得尊敬起身體的飢餓傳導,不熟悉身體有一種迴路運作模組,吃得愈多,餓得就愈快。也不用太意外接下來可以預期的惡性循環,因為證據都在我們身上,就是堆積在身體內的肥肉組織,就是那種讓我們活動不再很自在的罪惡憑證。

  血糖的刺激多,消化酵素的需求多,這兩檔事都和同一個器官有關,糖尿病和胰臟癌的病例直線攀升,醫生不習慣推敲原因,他們只要求儘快治療。所以在被拉進去另一個惡性循環之前,我們必須再回到歡樂的園地,試著回想最令你回味無窮的五星級美食,很老實的問自己:沉溺在這種文化已經有多久了?花錢把肚子吃撐又有多少年代了?去這種餐館用餐,你依然抗拒不了邀約,對吧?說穿了,這就是誘惑,仍舊回到那只在內心深處無所不在的「慾望」。

  終於必須承認,不健康的原因至少掌握了一些,歸納出一個結論:其實我們都多吃了。健康難或不難,就在一個關卡,前是誘惑,後有意志;前面很混濁,後面則清晰無比;前頭處處是風險,後頭則是健康的保險。

維言爽聽:

如果決定權在你手上,
讓吃到飽餐館不再是你的選項,
如果你不能作主,也不能缺席,
多吃水果和減少30%的「人性食量」,
是必要的堅持。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6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strongest of all warriors are these two – Time and Patience. ──Leo Tolstoy
時間與耐力是最堅強的戰士。 ──十九世紀俄國改革家、哲學家 托爾斯泰

  我從身體的自主力意識到「亂中有序」這個成語,是身體力挽狂瀾的境界,我們總是丟給身體無法處理的難題,也不在意身體到底已經處理到什麼程度。為什麼說「序」?因為還處在一種沒有嚴重病痛的狀況,因為至少還維繫住一個堪稱健康的局面。說得更明白一些,身體內的秩序不是我們造成的,而是身體處心積慮促成的。人體內分成兩個世界,一個對健康懵懂,基本上就是腦部意識,另一對健康執著,通常指的就是腸道意識,充滿了百般無奈。

  這樣說很多人可能不會懂,對健康全然陌生的通常是我們的認知,也就是負責思考和判斷的大腦運作,可能我們裝載了錯誤的觀念,可能我們接收到不正確的資訊。交給身體統籌健康並沒有錯,只是觀念和認知都必需要配合,行為和習慣必須整合;從觀念到行為,從認知到習慣,包括飲食、用藥、睡眠和興趣嗜好,交給身體的是亂了套的紀律,干擾物質太多,體內生態也從此找不到規律性。

  原來秩序不能只有在身體內存在,外部的行為也必須有秩序,簡而言之,就是生活中的優先順序必須很清晰的排列,價值順序必須很精準的落實在生活的計畫中。多數人忽略健康,其實不是不關心自己的健康,而是生命中無關緊要的事情太多,人把時間都花在和健康正好背道而馳的事物上,可以說,就是沒有抓住時間管理的精髓。把重要的事情強迫置入時間規劃中,把時間切割出來給合乎重要價值的事物,這樣的要求做不到,健康即使是重要的價值,依然是被放任在陰暗處的雜物。

  運動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人否認持續運動的重要性,然而,懶惰是一種說法,沒空是很好的藉口,其實不會安排時間才是問題所在,其實價值觀混淆才是現代人最大的障礙。以正規時間工作的上班族來說,週一到週五晚上就是可以切割出來的空檔,週末假日也大可安排時間規劃運動,即使不應鼓勵上班族請去從事體能活動,可是調查一下他們請假最多的理由是什麼,不是掛病號,就是看門診。主動規劃和被動安排當然有顯著差異,健康不是唾手可得,關鍵在每天做的事和健康有沒有關係。

  關於每日的健康,有所謂「要事」,牽涉到重要價值,也牽涉到健康的本質,也就是要順從身體的價值順序,而身體所思考的第一要事則是如何把身上的廢物和毒素清除掉。身體是一個隨時在分配能量的單位,必須有充足的能量供應,身體才可以代謝掉不要的垃圾,而能量的主要來源是飲食,結果我們把所有的進食都只淪為補充熱量。把熱量交給身體,身體得將之轉換成能量,這件事則把原本可以用在處理垃圾的能量花掉,原來我們一直都做捨本逐末的事情。

  不論懂不懂健康知識,我發現不諳時間管理的人通常都不健康,我實際接觸過每週才排便一兩次的人,他們的價值重心是工作,或者可以說就是賺錢,非常有可能,未來處理病痛的成本將超越一生所辛苦賺的。不是唱衰朋友,是因為物質不滅,堆積在體內的不可能憑空消失,也不是每個月做一次大腸水療就可一勞永逸。別忘了,身體需要維持衡定,那是一種秩序,一種規律,也可以說是一種律動,不是兩天不睡覺之後,好好睡個兩天,身體就可望恢復疲勞的。

維言爽聽:

把躺在病床上的時間和成本算進生命的開銷,
計算出來的少不了歎息聲和哭聲。
改變與治本之道,就是學習把健康行為置入每日作息中。
就從今天開始,至少可以確保遺憾不會來作伴。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7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見面所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如何都不能輕忽。人在感覺上的睿智,有時是超乎理論的。年長者所感受到的印象,會比年輕人所感受到的還要確實。以氣質來說,神經質而敏感的人,會比遲鈍的人更輕易感受到對方的長處與短處。以個性來說,心思複雜的人,會比單純的人更能感受到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而以人格來說,愈是成功的人,則愈能發掘別人的善良。

  我們在第一次與人見面時,即便對方看起來多麼自然、多麼不修邊幅,我們的潛意識,也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運作,讓我們對對方產生某種敵對意識,也就是警戒、疑惑、競爭、反感……等等對立的感情。同時,去判斷「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利」的心機,也會自然地湧現。

  因此,我們會透過各種方法來觀察別人——當然是下意識的。所謂的方法就是:先用自己當「秤」,而當自己無法準確衡量時,便利用自己心中對「人」這種動物的粗略概念與瞭解,來進行衡量。此外,人還會本能地思索對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自己是否有跟對方見面的必要性……等利害關係,並做出一個總決算,最後將對方的形象定義為「真是個討厭的人」或「沒想到這個人意外地討人喜歡」。

  這樣看下來,讀者們可能會覺得「見面」是一種充滿理論性的行為,但實際上這些過程都是彼此下意識地,而且是在電光石火之間進行的。

  或許有些人會半刻意地觀察對方,但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不自覺的狀況下(也就是所謂的下意識)做出這種行為的。

  因此,假使對方與自己相差太多,我們心中的「秤」一下子就會超過最大刻度,完全無法比較,這麼一來,兩人也就不會彼此觀察了。因為這樣會讓人搞糊塗。

  不過無論如何,由於第一印象通常是透過警戒心而形成的,因此這時的觀察,難免帶著極端的感情與本能。這和「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有很大的關係。

  有人說:「把『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當成一個問題,未免太小孩子氣了。」也許是這樣沒錯,但它的確是事實,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現象。

  直覺所決定的喜歡或討厭,似乎是自然賦予我們用來選擇朋友的唯一感覺,對方的敵意或善意,我們都會憑著本能的直覺,做出直接的區分。如果忽視了這點,多少是一種損失。自戀、自以為是英雄的人,甚至在決定婚姻大事時,都會無視於自己的好惡,並感到自滿。然而,即使勉強自己忍耐,到最後還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原以為不存在的好惡感,經常在某個意外的時刻冒出頭,加深夫妻之間的嫌隙。

  對完全不曾有過「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的人來說,當然不會有這些問題。這種人,要不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就是個遲鈍至極的人。但是,只要這種直覺仍在運作,將它視為一個問題,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一個人明明擁有這種「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卻裝出一副大人物的樣子,不去理會它,最後通常會導致失敗。誠實面對自己的直覺,是一種保護自己、養育自己的最佳養分。每個人都希望周遭充滿自己喜歡的人——至少自己身邊的人,都要是自己喜歡的才行。因為這是最自然的人類配置。

  但話說回來,我也不認為用直覺決定的喜歡或討厭,是多好、多棒的。我也不認為光憑這種沒來由的好惡就採取行動,是一件好事。我只是認為,我們既不該無視於那份感覺,也不該扼殺那份感覺。假如這種沒來由的好惡自然消失,那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這麼一來,我們必定能愉快地與大多數人交往。

  有些人認為,這種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是一種任性的行為,然而這是一種很沒同情心的想法。就像硬逼一個因為討厭狗而哭泣的小孩去抱狗一樣。對於某些人來說,狗很可愛、很有用,可是對討厭狗的小孩來說,狗卻是可怕的野獸。我們當然可以設法讓小孩自然地漸漸喜歡狗,但若強迫小孩一定要愛狗,那麼小孩就太可憐了。動物對於「厭惡」的感覺是很敏銳的,也就是說,被討厭的動物,也會不喜歡討厭自己的人。小孩長大一點之後,或許會覺得「我這麼大一個人還怕狗,實在太丟臉了」,於是虛張聲勢,裝出不怕狗的樣子,但他內心的恐懼,其實絲毫未減。每次面對狗都要努力逞強,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明明只要順其自然,就會喜歡狗的,但是這樣的狀態,卻反而增強了他的厭惡感,促使他盡量避免接近狗。人也是一樣。「愛你的敵人」這種高尚的教誨,增強了軟弱的人們那尚未發育健全的榮譽心,讓人們竭盡所能地努力做到「愛敵人」,甚至連粉身碎骨都在所不惜。無論在表面裝得多麼喜歡,無論花多大的力氣偽裝自己,那份厭惡仍深深隱藏在潛意識之中,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自己。倘若真能做到「愛敵人」當然很好,但是尚未具備那種能力的人,就應該以自己的步調努力,這才是謙虛的想法。在慢慢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人們首先會學習成長。從心理的角度來講,能夠做到喜愛敵人,就表示自己已經成長到「不把對方當成問題」的境界了。

  第一印象的好或壞、直覺感受到的喜歡或討厭,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暗示。這份感覺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在本能上、感情上無法契合的。

  所以,如果我們不虛張聲勢、偽裝自己,而是以真心誠意與人接觸,那麼反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識人的正確性雖因人而異,但每個人都能透過第一印象得到的收穫,就是發現雙方在性格上的相投之處或不合之處。

  就如同好勝的人會對不太反抗、個性溫和的人抱有好印象、愈是自私的人便愈能感受到對方的自私一般,我們的潛意識,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而且是在極為短暫的一瞬間,針對各種複雜的個性、感情進行比對確認,因此十分奇妙。如果漠視這個潛意識的行為,將是我們的損失。

  透過第一印象所獲得的判斷,我們甚至能夠測試對方的能力、看穿對方的過去、想像對方的未來、掌握對方的教育程度與人格以及判讀對方個性的傾向,並確實地預測對方目前的境遇。

  這些能力雖然會隨著力量或經驗的增加而慢慢養成,但若再輔以科學的知識,我們便能培養遠遠超出我們能力的「識人之明」。

  一旦養成了以科學的態度來看人的能力,二十歲的人便能擁有三十歲的見地,四十歲的人便能獲得五十歲的經驗。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97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健康抒壓網
原始資料來源:立村文化有限公司/作者:近藤信緒;編者:山見博康;譯者:周若珍/人見人愛的方法—讓你更受歡迎的50項關鍵祕訣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幸福在我之內,說的是幸福與否由我來決定。幸福對我的定義是:當我以愛存在,用愛行動之時,我所被環繞的狀態,就是幸福。也就是,幸福與愛,是無法分開的,幸福與愛是互為表裡的一體結構。當我能醒悟到,我是愛的存有;當我能決意,用愛行動;當我的愛能穿透人格而不被阻礙,幸福就環繞著我。

  你還記得有誰,不用做什麼、不用說什麼,就讓你感受到幸福嗎?或是,只要在他的附近,你就能感受到寧靜,感覺到心的溫暖與喜悅?還記得,看著初生嬰兒的眼睛嗎?擁抱著嬰兒柔軟的身軀,嗅聞他的獨特氣味?還記得,遇到慈悲至極的師父、禪修者、神父……,置身在這些智者或修行人的身邊,不曉得為什麼有一種安心,有一種安在,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若你仔細回憶,你曾經有過這樣愛的觸動。很多人,只要停留在他身邊,你就放鬆,就安然了,無須趕路。在那瞬間,你與呼吸同在,這就是幸福的片刻,時間在霎那間暫時停止。你忘記日常的煩憂,暫時停止與生命的抗爭,被那純淨的愛吸引著,來到此刻。以愛臨在的人,輕易地就與你內在的愛共鳴,於是你也變成愛的存在,被幸福所環繞。

  活著,我們都在行動:說話、吃東西、運動、看美女、擁抱、掃地、喝飲料、打架、做愛、開車、洗澡、唱歌、觸摸、換衣服、跟別人比較、數錢、畫畫、上網、看書、親吻、作計畫等。

  但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以愛行動。舉「看美女」這例子好了。荷爾蒙活躍的男人看著美女,內在流動的可能是色慾與渴求;自卑於自身外表的女人看美女,內在流動的可能是感慨或嫉妒;天真的孩子看著美女,內在流動著的,也許是純然的喜歡或喜悅;一個造形設計師看著美女,內心可能正在盤算,自己如何調整這美女的造型,將她展現給世人欣賞。

  這些例子裡,誰用愛行動?有沒有可能,即使有慾望或恐懼,愛還能穿透?再舉「掃地」的例子,清潔工人掃地時,內心流動著的,也許是開心、也許是疲憊、也許他正盤算著,下班後要去哪裡買菜;經常感覺被犧牲的家庭主婦在掃地時可能在哀怨與自憐;歡喜迎接客人的咖啡店老闆,掃地時可能正在欣喜於環境的美好。「用愛行動」的純淨在世間難得,做愛也是。做愛時投入肢體感受,嗅聞伴侶的體味,流動在喜悅中感受到激情與愛意,這是迷人時光。而大部分人的做愛都不夠專注,妓女帶著冷漠做愛;家庭主婦帶著分心做愛;男人帶著征服慾做愛。

  於是,你能明白,行動是中性的,動機與人格才是行動所傳遞的能量。幸福不是取決於「做什麼事」,而是「我流動著什麼」。當我在愛中,當我用愛來開啟行動,我就是幸福。倒杯水給一個敬愛的老師喝,是幸福;為所愛的家人掃地,感受到潔淨所帶來的舒適,是幸福;全心投入於閱讀,感受到文字帶來的生命力,是幸福;為孩子換尿布聽見孩子咯咯笑著,也是幸福;囚禁在監獄的囚犯,用心寫著家書,給無法見面的家人,感受著內心與家人的聯繫,笨拙地透過文字想要傳遞這份思念與愛,這也是幸福。

  幸福不取決於外,而取決於內。幸福的關鍵,不決定於你置身什麼樣的情境、做什麼事,而在於那個行動中的你,內在的狀態,與所啟動的源頭。當你在愛中,當你發自內心地愛而行動,當你全然在行動中而忘我,幸福就環繞著你,你就成為幸福的光源,散發出幸福之光。這幸福之光能感染周圍的人事物,環繞你的都是幸福。

  所以,幸福的努力,就不再只是外在的追尋,更是內在的修行。

  那麼「不相信幸福,對世界懷恨在心」、「經常被負向意念與情緒所困擾」、

「經常被慾望所啟動,掉落於失望的匱乏深淵」、「性格衝動,易怒愛搞破壞」

的人們,也能夠幸福嗎?「我不是在幸福之中,就是在前往幸福的路上」,對這些人來說也是如此嗎?或是一般平凡人,有些時候在愛中,有時落在愛之外;有時相信幸福,有時出於恐懼而行動;有時無欲而慈愛,有時卻充滿慾望和失望,這樣平凡的我們,也能「幸福在我之內」嗎?

  幸福,有很多層次。廣告商所詮釋的幸福,通常都是幸福的物質層次,擁有一部豪華的汽車,開著這部新車在林間小路回家,孩子們在後座笑著,老婆坐在身邊很溫柔。這是幸福的外顯層次,是物質層面的。但這個層面的幸福,卻不是幸福唯一的故事,也絕對不是幸福所必要的條件。這個例子,只是幸福彰顯在外的其中一種樣子,千百萬種幸福樣貌的其中一種。許多人受到廣告的影響,會以為買了車就會有幸福,而立下心願,要為家裡買一部好的房車,開車帶孩子們出去玩,好帶來幸福。事實上,即使沒有車,不一定能全家開車出去玩,也會有幸福的其他可能;因為,這不是幸福的條件,而是幸福的彰顯。

  我們的核心本質是愛。愛是「光的臨在」,如同神一樣的特質。無論是誰,乞丐、富翁、小偷、聖者、孤兒或幸運兒,內在都是明亮的燈火,只不過,每個人的燈罩長得很不一樣。有些人的燈罩無比厚重,暗淡無光,讓人絲毫感受不到燈火的通明與美麗;有些人的燈罩透明而單純,就像嬰兒一樣,哪個角度看來都是光。不同人有不同的燈罩,因而,我們從外界感受到的光明與亮度都是不一樣的。但終極的內在本源,都是明亮如太陽的燈火。

  幸福的定義是:「當我以愛存在、用愛行動之時,我所被環繞的狀態,就是幸福。」轉化為燈火的比喻就是:「當我連結著光,行動時光自然流露,我與內在之光共鳴,我的周遭盡是被光吸引而來的人事物,這就是幸福。」也就是說,當我能意識到內在的光與愛,並讓這份光與愛透出環繞或充滿我,我就已經在幸福的本質之中。當外界的人,被我的光與愛所吸引,而靠近我,幸福就顯現了。環繞我身邊的,是我吸引而來的。幸福的內在吸引來幸福,哀怨憤怒的內在吸引來辛苦。只不過此刻環繞我的,是過去的我吸引來的,而我唯一能影響的,也就是此刻。幸福,從當下做起。

  比方說,仰望天空的人大聲驚呼:「看,那顆星星正在爆炸。」旁人會說:「

不是現在,那顆星星距離地球二十光年,它在很久前就已爆炸了。」很多遭逢重大災難的人會說:「我又沒做什麼壞事,怎麼會是我?」這種說法會讓人失去幸福,比較幸福的說法是:「無論如何,我遇到這種事了,讓我來看看,現在可以怎麼面對。畢竟,此刻『如何』回應,正是我的抉擇呀!」後者把焦點放在此刻,心裡安穩地知曉:「所有環繞著我的,都是被我吸引而來的,有些是我有覺知、有意圖召喚而來;有些則是我的無明、無知所吸引而來;另外,那些我找不到源頭的,來自遙遠的時空,即便因緣無從記憶,此刻的我敞開心即是轉化。」

  有位女子說:「我的生命裡,太多衝動與冒險,而這些衝動與冒險,不只吸引來各種危險的誘惑,還會吸引許多擔心,這些擔心都來自那些關心我的人。」

  這樣的表白,很明顯是「幸福在我之內」的說法:沒有歸咎、沒有抗拒、沒有受苦,而有著看見、選擇,以及改變的決心。我陪她討論後,把這句子修整得更細緻,是這樣說的:

  「自小,我爸媽有許多他們自己關心的事情,我一個人經常覺得孤單。慢慢地我長大了,我在世界闖蕩,有了好朋友、新工作,我發現,自己活得與爸媽很不一樣。最近,當我想要讓自己更幸福,我看見,原來我經常衝動而做出冒險的舉動,我還發現,這會吸引來許多擔憂。說出口,承認這些擔憂是自己吸引來的以後,我覺察到,原來那就是我小時候獲得愛的方式。每次我闖禍犯錯,爸媽的注意力就放到我身上了。雖然不怎麼舒服但還蠻好的,我會覺得被關心也不孤單了。我現在想想,這就是我,而這個衝動冒險的我,也為我的生命帶來很多突破,突破框框,走出小世界……我也承認,它同時為我的生命帶來許多不確定與受苦。現在說一說,那個孤單的感覺更清晰了,覺得有點想哭。」

  於是我把雙手,放在她的心口,那個寂寞孤單居住的地方,我吟唱著神聖的歌曲,將愛引導流入那裡,放在她胸口的雙手感受到眼淚豆大地落下。過後,她說:「我覺得舒服而放鬆,覺得生命圓滿多了。」於是,我說:「原來我小時候,學會了使用衝動與冒險來吸引父母的關注與擔心,而現在我更成熟了,我知道,每當我感覺衝動想要冒險時,就是內在孤寂需要陪伴療癒的時刻。只要我用愛與光包圍著自己,環繞著自己,回到內在,我就不再需要衝動地去冒險,我能在愛中,突破舊格局,用愛與人連結。我只需要吸引純淨的愛就好,不需要再吸引帶著擔心的關懷了。」

在上面這例子裡,這女子用比兒時更成熟的眼光來看見:

承認:我已經決心在愛中了,但還經常吸引擔心和危險過來。 
承認:我的愛很多時候還是會透過衝動冒險而行動。 
看見:原來,這裡有我需要療癒的內在,就是孤單與寂寞。 
看見:衝動冒險是過去我吸引愛的習慣,但由於不純淨,連擔心和危險都吸引來了。 
相遇:幸福在我之內的新焦點是:當我衝動時,把愛帶給內在孤寂的自己,讓我的愛與傷相遇。 
實踐愛:當我能在愛中安在了,我能決定我的行動,不再需要透過衝動而去冒險,我能透過安在而行動,在那個當下,為自己給出的負責。 
  從這例子,我們些微體驗到,此刻環繞著我的無論是什麼,我都要去承認與看見,並找到內在需要被療癒之處,讓愛深深流入那需要被療癒的自己,於是我知曉,生命裡有更多新選擇,有更大的自由,以愛臨在,用愛行動。

  世俗之眼,只看到外顯的幸福;而心靈之眼能看見還沒外顯的幸福能量。這就是本節的標題──我不是在幸福之中,就是在前往幸福的路上。

  有些人,在世俗的眼中看來多災多難,但他們的內在卻是安然與充滿信心的,他們站在愛中,正一次次回到愛的臨在,一次次重新選擇透過愛而行動。這些人,我稱為「清醒之人」,無論幸福是否彰顯,都決心回到光中,用愛行動。

  另外有些人,身邊環繞著各種平順與豐盛,這些也是此人過往吸引來的福分,但若疏忽大意,忘記把知覺的焦點轉回愛的臨在,而落在慾望或抱怨之中,那麼這些人,正在吸引著更多的慾望與負向能量。我會說,他們的本質依然是愛,只不過這些愛被遮蔽了,還沒穿透,這些人為「沉睡之人」。

  而那些裡裡外外環繞著的,無論是心靈之眼或世俗之眼都能看見幸福的人,已走在幸福路上「以愛臨在,愛用行動」很久很久了,於是成為「

分享之人」,成為轉化周圍人們視野的鏡子。

  分享之人,即使做著很簡單的事情,如掃地、安穩地坐著,都散發著愛的能量。無論世俗之眼或心靈之眼都能感知到幸福,時時都在幸福之中。

  清醒之人,正在快速被療癒著,一次次將苦轉為覺知,放下舊有的認知結構與執著,療癒自身,無論世俗之眼能否看見其幸福,心靈之眼能看見他們的每個腳步都轉向幸福,正在前往幸福之中。

  沉睡之人,擁有幸福的無比潛能,正等待著被喚醒。輕盈一點的,被某本書或某種感動所穿透而喚醒;沉重一點的,生命會用各種際遇來喚醒之。沉睡之人,站在幸福之道的門邊,等著轉開手把打開旅程。

  更精準地說,每個人在不同事件、不同主題,輪流在沉睡、清醒與分享間移動。以我自己為例子,我有三種角色:

當治療者的我,越來越純熟地,很多時候都在分享的時刻。 
當媽媽的我,大部分都在清醒以及能分享的時刻,即使我對孩子發脾氣也在清醒之中,因此我帶著覺知,而不會讓負能量擴散,吸引來更混亂的情境。 
當老婆的我,有一點點到了分享階段,有一半在清醒中而有一半在沉睡。當老婆的我,還是會怪罪老公,有時明知這樣做會很麻煩卻還是非任性不可。幸運的是,在結婚將近十年的今天,我們已經走過許多主題,於彼此支持下,在金錢的議題上我已經清醒了,在聊天的主題上我們很能分享,在家務分工上也逐漸走到清醒。然而,在各自小習慣癖好的包容上,我還是有許多沉睡時刻。 
  而我珍惜著當老婆的角色,這是此生的功課;至於療癒者與媽媽,則是我的天賦吧!天賦沒什麼了不起,是我之前已經修完的學分,帶著來此分享的,要更謙卑為之。功課才了不起,是許了諾不怕受苦,來此修行!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895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王理書著/幸福在我之內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享受當下(現在)的歡樂與愉悅,是獲取幸福感最重要的學習過程,一旦學會,你要寫出一篇篇幸福日誌就非難事了,成為習慣之後,這些幸福的記憶就會交織成美好的生命樂章。

  享受現在的歡樂與愉悅的技巧就在於—

一、沉浸在享受時刻:深刻去感受活動所帶給你的歡樂,如同部落所安排的認識活動開始、美食、歌舞、美酒、情感交流等。

 
二、建立記憶:體會與感受愈深刻,愈能形成長期的記憶,事後也一定記得要好好地寫下來。


三、自我喝采:為自己能獲得這樣的幸福喝采,並對自己能身處愉悅環境感到幸運,也對自己在宴會中的自在表現表示鼓勵。


四、銳利化知覺:適當的酌飲美酒,的確能強化五官對美好事物的感受能力,但即使不喝酒,也能提醒自己去欣賞部落美景、聽美妙的歌聲、聞食物與大自然的香味、細心去品嘗食物的甘甜、欣賞人際交流的熱鬧場景,所有人類美好的愛與良善都盡情地展現在你的眼前。


五、全神貫注並充滿感謝:來到這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所有人世間的繁瑣盡拋腦後,全神貫注地享受這一段幸福的美好時光。感謝部落精心安排「享受當下時光」的幸福學習之旅,讓我們知道,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創造幸福時光。 


  此外,我也特別提到「幸福家庭派對」,這是每一到兩個月,五對夫妻輪流在各自的家庭舉辦派對,其實這五對夫妻正是左右鄰居,因此沒有酒後開車的問題。開派對時,大人進行大人的聚會、小孩則玩小孩的遊戲,除了點心時間,否則互不干擾。這個派對時間通常是在週六的晚上,各自吃完晚飯之後才開始,時間持續四到七個小時,就看當晚的氣氛而定。通常大家都是依依不捨,實在是太晚了,否則通宵達旦並非不可能。而且除了小小孩之外,每個小孩在派對結束之後,還是神采弈弈、面帶笑容,捨不得離去。有時候,這個派對也會在旅遊名勝舉行,只是我們都會盡量做到不擾鄰為原則。

  這個聚會名為幸福家庭派對,除了品嘗美酒之外,最重要的是婚姻諮詢,其實也是一種婚姻成長團體,只是藉由派對的方式來進行。過程有歡笑、也有淚水,但是結局都是美好的,我們都非常期待這個聚會能如期舉行。

  這些活動安排的方式,都是為了強化幸福的強度與與延長享受美好時光而安排,要讓這些美好的經歷深植在所有夫妻與孩子的記憶當中,讓孩子們未來也能實現這樣的美好生活模式。透過這樣的活動安排,完全符合享受現在的歡樂與愉悅的設計原則:「特別安排各種不同的享樂模式,並可以變換場地以強化新鮮感,最好還可以設定互動式的驚喜安排。」

  要在此強調,這些活動本身並不會花費太多金錢,簡單的宵夜、小朋友的點心、四至五瓶紅酒(小米酒),但是最重要的是追求美滿婚姻與家庭幸福的心,與教育孩子未來也能懂得追尋幸福與人際感情聯絡的方法。旅行過程也遵守酒後不開車的原則,而且舉辦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沒有人醉酒過,因為大家都僅止於淺酌。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903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健康抒壓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郭約瑟著/原來,幸福離我那麼近!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理心,簡單來說就是:「能感覺、了解且正確傳達他人思想及情緒的一種心理能力。」

  以下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同理心發揮影響力的過程—

A君留言

  舉辦音樂會,竟然沒有邀請自己公司的合唱團,實在看不起人......不要只會說冠冕堂皇的話而作一些噁爛的屁事。—在衝動與理性間徘徊的人上

B君一般反應

  這傢伙真是難搞,動不動就激烈反應與抱怨,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他一樣。

B君同理心反應

  看得出來你很生氣(感覺),遇到這種事,確實會令人洩氣與挫折(了解),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來不太合理,不尊重員工且浪費資源(正確傳達思想),會讓人失望與不平,甚至憤怒(正確傳達情緒)。有時我心裡也會出現類似你的質疑,但是個人的角度與高度,往往看不見事情的整體面向與真正的決策流程,所以我自己會學著用謙卑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自己認為可能不太合意的事,然後試著去做一些澄清 (肯定他發出不平之鳴),學習去看懂一些事情。(引導A君能用謙卑與較完整的角度去看事情)

A君回應

  感謝您的指教!希望我的主觀(先入為主),不要成為偏執(極端的先入為主),這是我要向主求的恩典。

  同理心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溝通技巧,也是修補「先入為主」(相信事物跟我們心中想的一樣真實)理性缺陷的重要技巧,藉由同理心技巧的提升,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完整且正確地了解環境中所觀察的人、事、物,而不會只依自己的觀察、記憶、知識與推理能力,就直接作出衝動而粗淺的論斷。

  同理心能夠發揮影響力的關鍵在於,被同理的人感受到想法與情緒能被完全了解,因而產生信任感之後,較能理性面對問題,也願意學習用指導者的角度與高度,去思考事情較完整的面向,因而降低自己的武斷所產生負向情緒反應,甚至阻止自己的魯莽行事。

  同理心幾乎就是擔任心理專業工作者必備的基本條件,也是治療的技巧之一,透過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事人也可學會同理心的溝通技巧,而能適當地運用在日常生活的溝通關係當中。然而,對一般人而言,學會同理心的技巧,必然能成為人際溝通的高手,也會是廣受歡迎的人物,因為善解人意正是人際關係當中最討好的特質。

同理心的力量
  喬拉米卡利與柯茜兩位教授在所著作《同理心的力量》(The Power of Empathy)一書當中,特別介紹提升同理心的七個步驟與技巧,包括—

一、使用開放式的問句; 
二、放慢腳步; 
三、別太快下結論; 
四、注意你的身體表現; 
五、從過去學習; 
六、讓故事說出來; 
七、保持界限。 


  我嚐試將個人生活與行醫過程的經驗,融在其中,讓同理心技巧的學習過程能夠更加明朗化。

一、使用開放式的問句: 
  封閉式的問句會限制或操控別人的答案,而無法了解別人真正的想法。因為被問話者可能採取順服、反抗或完全拒絕回應的態度。而開放式的問句是表達同理重要的關鍵,能表達對當事人的尊重,有機會瞭解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得到更充分與正確的訊息,而這些訊息是表達同理心的根本依據。

  以開放式的問句起頭,確定問題核心後再以封閉式問句澄清、確認、並表達關心,才不會表錯情。

封閉式:

問:「你認為我的建議是不合理的嗎?」

答:「不是」「是」或保持緘默。

  由於沒有共識與真誠的溝通,同理心無從發揮。

開放式:

問:「你認為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

答:「我認為......」

  充分尊重對方表達意見的權利,也開啟溝通與了解的對話流程。

  有一次,一位婦女帶著年幼的小孩來就診,我看著婦女的容貌,判斷年齡在五十多歲左右,於是我很快地說:「這是你的孫子嗎?」結果,被瞪了一眼,趕快把病歷拿出來一看,三十二歲,「對不起!對不起!」人不可貌相,以後我都學乖了,我會指著孩子問:「請問,這是妳......?」「今天帶她來是為了什麼?」在門診當中,與青少年的溝通最為困難,如果使用「封閉式問句」,如「你看起來心情很不好?」大概得到的答案,都在是「哪有!」「你才心情不好咧!」我通常會問:「希不希望父母在場?」在他們搖頭之後,就會示意父母先離開診間;然後才開始真正的會談。

  「今天為什麼會來到這裡?」

  「父母提到你在學校好像遇到了一些困擾,希望你說說看?」

  「嗯!聽起來你很生氣,多說一點當時發生麼事?」

  「我想你很努力想要改變,你覺得接下來該怎麼做比較好?」

  「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覺得不舒服,但是除了打人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問題?」

  這些開放式問句,不僅尊重當事人的意見,也可以同理他的情緒,並指引進一步討論與溝通的話題,通常都會得到比較完整的訊息,而增加對問題的了解,有助於進一步的治療。透過這樣的問話方式,也可以增進當事人溝通的能力及以語言表達情緒的技巧,一舉數得。

二、放慢腳步: 
  放慢腳步與溝通的節奏,可以讓激昂的情緒緩和下來,才有辦法進行流暢的溝通。因為情緒會主導人的想法,特別是負向情緒會扭曲彼此的意識,總是出現負向的解讀與看法。一旦節奏放慢,大腦在放鬆的情況之下,較能和緩情緒,讓理智來主導思考能力,也較能掌握全局,而非鎖定狹隘與非建設性的焦點。

  技巧在於讓對方有足夠的時間與機會充分表達自己的情緒與觀點,並進一步確認是否有模糊或被錯誤詮釋的觀點。當對方顯然要結束話題時,能適時開啟更深入的話題。這溝通的過程,通常需要時間與耐心。

  在火車站上,目睹一位年輕貌美的媽媽,氣急敗壞地打了年約七歲的小女兒兩巴掌,而且口出惡言地說:「氣死我了!你這個孩子!我討厭你,你是一個可惡的小孩,媽媽不要你了,這麼不聽話。我找了你好幾條街,你是死到哪裡去了,時間都來不及了,你還這麼貪玩,自己都不準備好舞衣,還要我幫忙,真得很氣呢......」這位母親鐵青著臉,就這樣大庭廣眾地羞辱自己的孩子,無法罷休。

  當然母親是要教訓女兒的貪玩,但是這麼又打又罵的結果,孩子記住的可能母親的「巴掌」、「我討厭你」、「可惡的小孩」、「死到哪裡去」,這些強烈且負面的行為與話語,反而會忽略母親真正想教導的貪玩、不準時。然而貪玩、沒有時間觀念,正是這麼小的孩子的成長特徵,「貪」、「準」都是成人對這年齡孩子的過度要求標準。孩子確實要教,但是如果因為母親氣急敗壞,沒辦法放慢腳步,結果孩子卻變成母親情緒發洩的對象,感受到的不是正面的教導,而是難堪的羞辱。

  如果換成這樣的場景,該有多好—

  母親蹲下來,眼睛看著孩子,說:「孩子,你跟朋友去玩了什麼?」

  孩子:「阿強帶我去看一窩剛出生的小貓,好可愛喔!喵喵喵,好想要一隻來養。」

  母親:「孩子,媽媽知道剛出生的小貓很可愛,所以你才會看得著迷,忘記要去練舞的時間。但是,媽媽也要你想想看,媽媽著急地到處找你,一方面是時間來不及,另一方面是怕妳發生甚麼不好的事情。」

  孩子:「媽媽,對不起。」

  母親:「好,你知道錯了就好。還有,守信用、準時是很重要的做人道理,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孩子:「媽媽,我聽懂了。」

  母親:「孩子,來,媽媽抱抱。」

三、別太快下結論: 
  我們很習慣會根據自己過去累積的經驗,很快就對他人的行為作出分類與解讀,而掉進先入為主的圈套。但是人一直在變,尤其當兩人許久未謀面或素昧平生的情況下,輕易去解讀別人的情緒與想法,很容易犯錯。即使對方過去的行事風格如何你都瞭若指掌,或是你見過許多類似的人,就是不要對別人的想法與情緒狀態太快下結論。

  同理心的障礙最常見的說法包括:「你又來了!」「我是你肚子裡的蛔蟲,把你看透透了!」這些都是貶低他人,阻礙你發現真相的不良話語。

  精神疾病患者當罹患身體疾病時,常會受到忽略而誤診。因為醫護人員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這些身體疾病的症狀,是精神疾病的一部分,進而忽視病人痛苦的真正原因。

  我記得有一次,內科病房住進一位精神病患,主治醫師照會我,因為認為病人有持續治療中的精神分裂症(註1),且言行異常,必然是假裝有行動不便與胡言亂語的症狀。

  由於我非常熟悉該病患,他雖然罹患精神分裂症,在藥物持續治療下,功能良好,是一家山產店的老闆兼主廚。因此我認為,他的身體症狀應該是真的,請他們詳細診斷與檢查,果然進一步詳細檢查之後,最後發現是腦幹中風,不幸病情逐日惡化,最終不治死亡。回想這診斷的過程,醫師先入為主的觀念,差點造成誤診而落入醫療糾紛的麻煩當中。

  一位罹患憂鬱症的女公務員,由於將近退休年限,但因與同事相處關係日益惡化,必須做出提早退休的決定。但是對於提早三個月、七個月或八個月,一直無法做出恰當的決定,與先生研究的結果,從各種因素綜合判斷,七個月應該是較為妥當的決定。

  不過這位女士又經過其他朋友的建議之後,最後決定八個月才能得到最佳的福利。於是回家之後,將這個決定告訴丈夫,沒想到丈夫問都不問,劈頭就說:「妳那些朋友都是騙子、笨蛋,我們明明已經討論好的結果,妳又變來變去,分明是腦筋不清楚,被妳的朋友耍得團團轉。」

  該女士原本信心滿滿,也自認為做了最為理性的判斷,只是事先沒有與丈夫討論罷了,沒想到丈夫不分青紅皂白,就對她發飆、臭罵一頓。在盛怒之下,內在的憂鬱與憤怒情緒一併爆發,歇斯底里地撞牆、拿刀做勢要割腕,先生情急之下,將太太推倒在床上,並將太太全身壓制在床上。

  沒想到,該女士因為情緒過度高張,導致神智不清,只好被家人強制送醫住院治療。

  原本單純的退休問題,差一個月退休,也差不了多少錢,但是在丈夫「太快下結論」的魯莽言行之下,讓太太再度精神崩潰,難以收拾。

  重點是,這對夫妻平時的感情還算融洽,但是丈夫先入為主的思考模式,沒有真正同理太太的心理需求,反而嚴重傷害了太太的心理健康,實在非常可惜。

四、注意你的身體表現: 
  我們人體的神經系統會對自己說話,這種現象稱為「生理性共鳴」。當我們感受到情緒時,也同時會感覺到相映、不自主的身體反應。這種生理性共鳴也會發生在人與人的互動當中,當母親溫暖地抱著小孩時,兩個人的心跳都會一起放慢下來。

  當你安撫哭泣的朋友時,你臉部的肌肉會主動調整而類似朋友的表情。當你面對魯莽、怒氣沖沖的壯漢時,你的血壓與心跳也會跟著加快。一旦你被對方激怒,對方也會感受到你憤怒的身體語言,使得狀況越來越失控。但如果你能冷靜地微笑,讓自己的呼吸、心跳放慢,表達出自己的善意,將有助於讓對方冷靜,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緒。妥善利用身體共鳴的現象,就可能適時化解不要的肢體衝突。

  這讓我回想起過去在台大醫院服務時的一段經歷—

  當時是我擔任第三年住院醫師,且有另外兩位醫師與我共同值班,分別是第一年住院醫師、實習醫師。不巧,同時間出現兩個緊急狀況,精神科病房有病人大亂,急診室又緊急call我,因為有一個精神病人在急診室需要處理。於是我把其他兩位年輕的醫師留在病房處理,我則單槍匹馬前往急診室。該名病患因與家人衝突,以手擊破玻璃而到醫院接受傷口縫合,之後病人宣稱回家後要把父親殺掉,這實在是一件非同小可的緊急狀況。

  我通知急診室護士幫我準備鎮定針劑,並且找兩名警衛來支援我。拿到針劑之後,護士小姐說急診室還有其他緊急狀況需要處理,請我自行處理該名病人。於是,在警衛尚未到達之前,我只好自行前往處理。內心充滿不安與恐懼,如果無法順利留下病人或送他去住院,他的父親可是有生命危險。而且警衛又來不及在我身邊壯膽與防備,該病人沒事又長得如此粗壯......。

  一見面,他就說:「我要馬上出院,還有什麼事,快說!」我對著他說:「好吧!打完這最後一支消炎針,你就可以回家了。」於是,我快快地幫他綁好止血膠管,正準備將鎮定劑快速打進他的血管時,他說:「醫師,你的手為什麼在發抖?」內心實在有說不出的緊張、恐懼與無奈。

  還好我適時冷靜下來,臨機應變地說:「剛剛接到病房電話,通知我有病人正在急救,我有點緊張,希望趕快幫你把這支針劑打完,讓你趕快回家,而我則要趕快回病房去處理。」他信以為真,我也順利地將高劑量的鎮定針劑打進他的血管,即時讓他就範,四肢約束之後,送往精神科病房住院。

五、從過去學習: 
  時常去檢討過去的經驗,對現在情況的影響。強烈的情緒反應,通常是從過去未解決的困擾而來,這些困擾就會影響你現在的情緒與行為。強烈的情緒反應追溯起來,往往都是長期的挫折、屈辱、無力、不被瞭解、無法發洩的憤怒所累積,然後找到一個引爆點而爆發出來。

  因此,當發生這類強烈情緒之後,可以回想,我僅僅只是被別人不友善的態度所激怒,還是對方與我過去所接觸冷酷、愛指責的人物長得很像。例如:店員對我擺臭臉是因為她不喜歡我,還是因為他的老闆丟給她太多的工作;因此,不愉快的場面,可能有多種面向可以推敲,不要把錯誤都攬在自己的身上。

  唯有瞭解「這個人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 從過去學習,是同理一個人非常重要的方法。

  有一次,孩子對著母親大發雷霆,母親也被惹哭了,非常地傷心。我冷靜地把孩子帶開,讓他把情緒抒發出來,之後好好地安慰他,讓他把內心的事說清楚,原來他是在學校被欺負,又說不出口,於是就遷怒到母親身上。把事情講開之後,帶著孩子來到母親面前,向母親說聲對不起。

  然後再與母親靜下來溝通,母親認為每次孩子對她生氣,她都會很難過,因為她對孩子是如此用心與疼愛,為何會得到這樣無禮的對待。同樣讓母親宣洩情緒完畢之後,再告訴她,孩子並非不愛或不尊敬她,只是情緒表達能力較差,情急之下,把在學校的怨氣一下子宣洩在她身上而已,千萬不要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

註1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的一種。係指患者在思考、知覺、情感、動作等多方面,發生持續性、廣泛性障礙,使得自我感與現實感失調,行為表現明顯脫離現實,而呈現人格分裂的精神症狀,生活適應能力顯著減退。主要症狀包括妄想(如被害、關係、誇大)、幻覺(如聽幻覺、視幻覺)、錯亂言語(語言毫無組織、顛三倒四、前後不連貫)、錯亂行為或僵直行動(思考紊亂,有怪異行為)等其他症狀。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90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郭約瑟著/原來,幸福離我那麼近!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面三個方法是讓你可以達到快樂的秘密,只要你付諸行動。

知足感恩(gratification)
不論人生有多少逆境,都要學會從中學習更多的經驗,懂得惜福和感謝。就像上述的作家季季一樣,不僅不怪罪前夫影響自己的前半生,反而學會道別傷痛,寬恕前夫。 


正面肯定(affirmation)
學會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殘缺和不足,例如「我雖然沒有一個好先生,但是我有好的工作,朋友也不少,所以心情很好」,或「我的所有好與壞,我都能無條件接受,人生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 


幻想景觀(visualization)
永遠向前看,往好處想,實踐夢想。學會在現有的人生中創造嶄新的契機,抱著正面學習的精神去學習新的事物,不管是一道新菜色或是繪畫、美勞和攝影,只要有夢想就有希望,有學習的動機心就會年輕,自然就會快樂,即便在悲苦中,也能得到甜蜜。就像前面的瓊斯太太,在想像自家後院完成了一個夢寐以求的美麗花園過程中,重新創造自己的生活。

  以上三個方法都是正面影響行為和生活的,雖然改變的過程都很緩慢,甚至無法立即感受到,但是溫馨的感覺會一直延續到未來,而且還會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而改變,隨時調整自我的狀況,學會寬恕自己,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愛惜自己,享受自己和做好自己。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禪宗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小和尚到處尋找得道的名師高僧,而在經過到處打聽、千辛萬苦的爬上高山後,他總算找到了這名高僧。小和尚一見到高僧的面,就迫不及待地立刻請問高僧說:「請問師父,我跟您學習,您又把一切都傾囊相授給我,那我得道之後的生活將會是什麼樣子?」這位入定的高僧睜開雙眼,平靜地慢慢說道:「現在,你得天天砍柴挑水,吃飯睡覺。開悟之後,你還是得天天砍柴挑水,吃飯睡覺。」

  人生不就是這樣嗎?我們這一大群的三明治俱樂部會員明明知道未來生活的變數不可預測,人生照樣有苦有樂,有起有落,只不過是我們應付的心情和方式不同了,因為心靈已經得到解放,心態也改變了,不再局限於特定的思考模式,自然能以快樂而健康的心態迎向晚霞!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297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健康抒壓網
原始資料來源:遠流出版事業股份公司/卓以定/三明治中年俱樂部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早餐類來說,絕大多數的人通常吃得不多,或者甚至不吃,不管是中式或西式,份量其實都已足夠,只是如果是腸胃比較不好的 人,則建議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粥類或優酪乳。而中餐雖以速食、麵包或三明治配飲料、或盒餐最為方便,但是速食熱量高、營養卻不足;麵包、三明治配 飲料的組合則是營養不足;至於盒餐,雖然飯、肉、菜都具備了,但是蔬菜的份量可能稍嫌不足;商業午餐或套餐雖然豐盛,但是加上甜點、飲料等,往往讓人不知 不覺就忽視了它過多的熱量。三明治是一般人常做為早餐的食物之一,不過熱量不容小覷,每天應避免吃得太多。

因此,自己選擇食物種類的自助餐,通常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吃什麼」的主導權在自己,但是要如何兼顧熱量控制與營養均衡?

饒月娟營養師建議外食族可以依據下列兩項原則來挑選食物,分別是烹調方式食物的搭配。以烹調方式來說,油脂可以增加食物的光澤,所以店家通常會以過多的油脂來處理食物,尤其像是油炸類的食物,但是也相對增加了許多熱量,因此建議盡量少吃油炸食物,多選擇以蒸、燉、滷調理的食物,例如 2 種低油脂的食物+1種油炸或炒類食物;

若以食物搭配的觀點來看,則有三種建議:

  • 主菜(肉類為主)+半葷食(有肉有菜)+純蔬菜

  • 主菜(肉類為主)+2道青菜

  • 半葷食(有肉有菜)+青菜+蛋

到了晚上下班以後,上班族通常有比較充裕的時間好好的吃 ,所以通常會不自覺的「吃多」了,饒月娟營養師則建議晚餐應該「重質而不重量」,像 是吃到飽式的自助餐,可以選擇多種食物,但是最好每一種都少量攝取,尤其像是比較精緻的食物如糕點類)更是不要貪多。選擇食物的大原則是,白天吃的比較多 的食物,晚上盡量避免;白天攝取不足的,則在晚上補充。例如水果,外食族白天通常幾乎不會吃到水果,所以晚上可以多吃一點。還要提醒大家,胃要將食物排空 需要 2~2.5個小時,所以在睡前的 2 個小時也盡量不要再進食,以免影響到消化和睡眠。

而火鍋、薑母鴨、燒酒雞等外食族在冬季的最愛,以營養的觀點來看,一人份的小火鍋有主食(飯或麵)、主菜(肉類)、鍋底(蔬菜類、豆腐等),其實營 養相當均衡,只是熱量偏高,也很容易害人發胖,因此當然不建議常吃。其他像薑母鴨、燒酒雞之類也都是熱量很高的食物,雖然薑和米酒以中醫的觀點來看是可以 禦寒、養身的,但是糖尿病、痛風、肥胖的人可千萬得注意攝取量。

至於其他飲料及甜點等食物,也都應該盡量少量攝取。飲料如咖啡、茶等,因為含有咖啡因,所以應避免過量,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孕婦更應該 注意;此外,其中所添加的糖、奶精,或搭配的甜點,都具有熱量,可千萬別忽視它們對身材的影響力。特別要提及的是,上班族應酬喝的「酒」,也是高熱量的食 品,酒精濃度越高,熱量就越高,而且長期酗酒很傷肝,所以如果不想身材走樣、又傷了身體,可得適飲而止。


文章提供自 本院人力資源處 張雅婷小姐 

原始資料來源《 文/由24Drs.com-國際厚生健康園區提供 》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