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次見面所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如何都不能輕忽。人在感覺上的睿智,有時是超乎理論的。年長者所感受到的印象,會比年輕人所感受到的還要確實。以氣質來說,神經質而敏感的人,會比遲鈍的人更輕易感受到對方的長處與短處。以個性來說,心思複雜的人,會比單純的人更能感受到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而以人格來說,愈是成功的人,則愈能發掘別人的善良。

  我們在第一次與人見面時,即便對方看起來多麼自然、多麼不修邊幅,我們的潛意識,也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運作,讓我們對對方產生某種敵對意識,也就是警戒、疑惑、競爭、反感……等等對立的感情。同時,去判斷「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利」的心機,也會自然地湧現。

  因此,我們會透過各種方法來觀察別人——當然是下意識的。所謂的方法就是:先用自己當「秤」,而當自己無法準確衡量時,便利用自己心中對「人」這種動物的粗略概念與瞭解,來進行衡量。此外,人還會本能地思索對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自己是否有跟對方見面的必要性……等利害關係,並做出一個總決算,最後將對方的形象定義為「真是個討厭的人」或「沒想到這個人意外地討人喜歡」。

  這樣看下來,讀者們可能會覺得「見面」是一種充滿理論性的行為,但實際上這些過程都是彼此下意識地,而且是在電光石火之間進行的。

  或許有些人會半刻意地觀察對方,但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不自覺的狀況下(也就是所謂的下意識)做出這種行為的。

  因此,假使對方與自己相差太多,我們心中的「秤」一下子就會超過最大刻度,完全無法比較,這麼一來,兩人也就不會彼此觀察了。因為這樣會讓人搞糊塗。

  不過無論如何,由於第一印象通常是透過警戒心而形成的,因此這時的觀察,難免帶著極端的感情與本能。這和「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有很大的關係。

  有人說:「把『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當成一個問題,未免太小孩子氣了。」也許是這樣沒錯,但它的確是事實,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現象。

  直覺所決定的喜歡或討厭,似乎是自然賦予我們用來選擇朋友的唯一感覺,對方的敵意或善意,我們都會憑著本能的直覺,做出直接的區分。如果忽視了這點,多少是一種損失。自戀、自以為是英雄的人,甚至在決定婚姻大事時,都會無視於自己的好惡,並感到自滿。然而,即使勉強自己忍耐,到最後還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原以為不存在的好惡感,經常在某個意外的時刻冒出頭,加深夫妻之間的嫌隙。

  對完全不曾有過「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的人來說,當然不會有這些問題。這種人,要不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就是個遲鈍至極的人。但是,只要這種直覺仍在運作,將它視為一個問題,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一個人明明擁有這種「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卻裝出一副大人物的樣子,不去理會它,最後通常會導致失敗。誠實面對自己的直覺,是一種保護自己、養育自己的最佳養分。每個人都希望周遭充滿自己喜歡的人——至少自己身邊的人,都要是自己喜歡的才行。因為這是最自然的人類配置。

  但話說回來,我也不認為用直覺決定的喜歡或討厭,是多好、多棒的。我也不認為光憑這種沒來由的好惡就採取行動,是一件好事。我只是認為,我們既不該無視於那份感覺,也不該扼殺那份感覺。假如這種沒來由的好惡自然消失,那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這麼一來,我們必定能愉快地與大多數人交往。

  有些人認為,這種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是一種任性的行為,然而這是一種很沒同情心的想法。就像硬逼一個因為討厭狗而哭泣的小孩去抱狗一樣。對於某些人來說,狗很可愛、很有用,可是對討厭狗的小孩來說,狗卻是可怕的野獸。我們當然可以設法讓小孩自然地漸漸喜歡狗,但若強迫小孩一定要愛狗,那麼小孩就太可憐了。動物對於「厭惡」的感覺是很敏銳的,也就是說,被討厭的動物,也會不喜歡討厭自己的人。小孩長大一點之後,或許會覺得「我這麼大一個人還怕狗,實在太丟臉了」,於是虛張聲勢,裝出不怕狗的樣子,但他內心的恐懼,其實絲毫未減。每次面對狗都要努力逞強,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明明只要順其自然,就會喜歡狗的,但是這樣的狀態,卻反而增強了他的厭惡感,促使他盡量避免接近狗。人也是一樣。「愛你的敵人」這種高尚的教誨,增強了軟弱的人們那尚未發育健全的榮譽心,讓人們竭盡所能地努力做到「愛敵人」,甚至連粉身碎骨都在所不惜。無論在表面裝得多麼喜歡,無論花多大的力氣偽裝自己,那份厭惡仍深深隱藏在潛意識之中,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自己。倘若真能做到「愛敵人」當然很好,但是尚未具備那種能力的人,就應該以自己的步調努力,這才是謙虛的想法。在慢慢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人們首先會學習成長。從心理的角度來講,能夠做到喜愛敵人,就表示自己已經成長到「不把對方當成問題」的境界了。

  第一印象的好或壞、直覺感受到的喜歡或討厭,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暗示。這份感覺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在本能上、感情上無法契合的。

  所以,如果我們不虛張聲勢、偽裝自己,而是以真心誠意與人接觸,那麼反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識人的正確性雖因人而異,但每個人都能透過第一印象得到的收穫,就是發現雙方在性格上的相投之處或不合之處。

  就如同好勝的人會對不太反抗、個性溫和的人抱有好印象、愈是自私的人便愈能感受到對方的自私一般,我們的潛意識,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而且是在極為短暫的一瞬間,針對各種複雜的個性、感情進行比對確認,因此十分奇妙。如果漠視這個潛意識的行為,將是我們的損失。

  透過第一印象所獲得的判斷,我們甚至能夠測試對方的能力、看穿對方的過去、想像對方的未來、掌握對方的教育程度與人格以及判讀對方個性的傾向,並確實地預測對方目前的境遇。

  這些能力雖然會隨著力量或經驗的增加而慢慢養成,但若再輔以科學的知識,我們便能培養遠遠超出我們能力的「識人之明」。

  一旦養成了以科學的態度來看人的能力,二十歲的人便能擁有三十歲的見地,四十歲的人便能獲得五十歲的經驗。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97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健康抒壓網
原始資料來源:立村文化有限公司/作者:近藤信緒;編者:山見博康;譯者:周若珍/人見人愛的方法—讓你更受歡迎的50項關鍵祕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