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主義的四個敵人
  負面想法當中,可能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的。無論你是標準的悲觀主義者,還是典型樂觀主義的人都是如此。現在問題來了,悲觀主義是預防勝於治療,可是面對一個連你自己都不自知的敵人,又要從何抵禦起?

  通常來說,悲觀是這幾個負面字眼悄悄浮上心頭︰疑慮、抱怨、同情或批評。以上這四種模式只要有一種存在,我們的思緒就會自動進行篩選,結果眼裡只看得到負面的事情,說的更具體一點,悲觀主義的種子就是我們自己撒下的。

  而我們的心靈裡,原本為樂觀主義留下的空間,就這樣被佔滿了。


負面想法只要一萌芽,就得斬草除根
  重點在於迅速偵測。負面想法若能及早預防,會比日後要努力克服容易得多。譬如,當心中浮現憂慮時,不妨花點時間回想過去的成功經驗。接著將焦點放在目前具備的優勢、可行的辦法,以及不需要你擔憂的事情上。這時要特地轉變心態,將心中那股聲音,從討論「問題」轉化成討論「解決方案」。重心應該放在各種可能性上,大膽假設解決方案。將想法自覺地從負面轉換成正向思考,你將能比較有效地克服心中憂慮。

  如果你實在很想抱怨,那麼請先思考情況中有沒有「好的一面」。有什麼是你看了能夠認同、肯定、喜悅的?你有沒有試著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昧地沉溺於不滿的泥沼之中,你可曾從這些問題中找出潛藏的契機? 。

  不要附和別人的負面情緒,這不是你應該要做的事,這樣做也不表示你比較合群,你不會因此而獲得什麼好處。參與別人的負面情緒,只會讓周遭的樂觀氣氛消失殆盡,若你能將大家的焦點轉移到尋覓資源上,或將遭到扭曲的想法帶回正軌,或只是改變話題,都還比較好。最重要的是,千萬別和他們一塊陷入黑色的情緒中。 

  最後,當批評的話就要脫口而出時,趕緊自我檢討一下。當然,「有建設性的」批評還是存在,可是大多數的批評都是破壞性的。所以批評的同時,你至少得留有足夠的時間來確認、認同,並尋找處境中的契機。這會讓事情的結果更完滿,你也能保有樂觀的心態。


怎樣和自己爭辯
  另外一個要素也得加以考慮:災難性的思考。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悲觀主義,你絕對可以認得出來,問題就出在你沒有查核事情的正確與否。


  「災難性的思考」指的是心頭一直縈繞著陳年舊事,還想像未來最糟糕的情況,無法擺脫可怕的想法,以至於無法順利解決問題。你反覆思索、誇大事情不好的一面,但卻低估本身處理的能力。結果危機遭到誇大,就算跡象顯示其實情況沒有那麼糟糕,你也視而不見或低估這些證據的影響力。


如何避免此種態度上的陷阱?

  如果心頭縈繞著極端的想法,你得積極挑戰自己。和自己爭辯,駁斥這些想法,要求客觀的證據。不要只看負面觀點,你得從中尋找其他的可能性。強迫自己從樂觀的角度來解讀局勢︰「目前的情況只是暫時的,影響有限,不會擴散。而且肯定是因為外界因素影響所致。」 。

  如果實在辦不到,就得調整本身的注意力。想一想其他比較美好的事物,暫時將注意力轉移到完全不同的方向,想點別的事情,以排除煩惱,藉此打破悲慘的負面循環。

  質疑負面的想法,乃「後天樂觀」的核心技巧。如果這招也行不通的時候,就得改變自己的腦袋。

清除雜草,花兒才能成長:

  切記,變得樂觀的第一大步,就是要停止悲觀。這個建議聽起來頗為危險,而且不切實際嗎?哈佛大學的大衛‧藍迪斯(David Landes)在《為什麼文化很重要:價值觀對於人類進步的影響》(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這本重量級的著作中這樣寫道:

  這是樂觀者的世界,倒不是因為他們都是對的,而是因為他們秉持正面積極的態度。就算有錯,還是能夠更正錯誤、改善情況,有所成就。學習而來、心胸開闊的樂觀主義者,終會有豐富的收穫;而悲觀主義者的唯一慰藉,就只能透過證明自己是對的方式來自我安慰。 

清空腦袋裡負面的想法,為樂觀主義留下最大的空間。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257
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255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普賴斯‧普里切特/打不死的樂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