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依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在2004 年共有3468 位死於自殺,其中男性為2351 位,女性為1117 位,2004 年與2003年的數據相較之下總人數增加273 人。而與WHO 的資料相較之下,台灣在2004 年之自殺率為每十萬人分之 15.31 人,屬於高盛行率區域。台灣在近十年內的粗自殺死亡率由1994 年每十萬人分 之6.85 人增加至2004 年的15.31 人,呈現上升趨勢。對於已經進入職場的上班族,要承受工作的壓力、失業的恐慌;至於正要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則要面對找工作的困難。也就是說,當經濟大環境變動,職場變成了巨大的壓力鍋,人的情緒也變得焦慮、憂鬱,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就產生了悲劇。在現代社會裡,憂鬱症已成為吃掉勞工生產力、社會成本的藍色怪獸。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的調查,憂鬱症在廿一世紀已經成為職場疾病的主流。依據統計,台灣正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的人飽受憂鬱症的折磨;甚至,專家估計,每六人就有一人有憂鬱症。沮喪的員工、低落的生產力、因自殺而中斷的接班人才,帶給企業的成本損失更甚於關廠或罷工,占了百分之七十六點三,金額高達三百零九億元,此數字十分驚人,比台灣許多縣市一年的預算還高許多,是企業不可忽視的危機(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台灣職場自殺的行為類型
職場自殺案件類型約有以下數種(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1.臨時遭受資遣以自殺威脅來控制雇主 
2.企圖自殺引起社會注意 
3.缺乏工作機會認為自殺可以解決痛苦 
4.職業工作繁重無法勝任而心情苦悶 
5.失去工作家人責備,情緒極端憤怒因而自責責人 
6.自我懲罰採取自殺 
7.以自殺逃避生活經濟壓力 
8.因巨大債務逼迫自殺 
9.久病無法工作而厭世。 
辨識職場高自殺風險者的危險訊號
  在職場中,屬於高自殺風險同仁的行為徵兆,包含近期面臨職場適應不良、重大壓力事件、身心狀況不佳與具有高自殺風險群特徵的人(李予澄,2009;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危險訊號
行為徵兆

職場適應不良
遭受資遣並長期待業 
工作負荷過重而無法勝任 
在工作上面臨很大的挫折 
在工作上受到歧視或感到低自尊 
人際關係不佳或與同事/主管有重大衝突 
經常被主管責罵 
受到職場性騷擾或侵害 
遭受重大職業災害 
目睹同事發生意外 

重大壓力事件
面臨經濟壓力或承受巨大債務 
失去親人 
離婚或有家庭糾紛 
失戀或面臨情感失落 
罹患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健康疾病 
久病或罹患重大傷病 
遭受重大心理打擊事件 

身心狀況不佳
近期身心狀況不佳且有情緒困擾者

具有高自殺風險群特徵(自殺的警訊) 感覺 
無望的-「事情不可能變好了」、「已經沒有什麼好做了」、「我永遠都覺得沒有希望」 
無價值感-「沒有人在乎」、「沒有我別人會過更好」 
過度罪惡感和羞恥感、痛恨自己 
過度悲傷、自責、無助等負面想法 
持續的焦慮與憤怒 

行動 
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 
談論或撰寫有關死亡或毀滅的情節 
焦躁不安 
攻擊、魯莽 

改變 
人格-更退縮、厭倦、冷漠、社交疏離、猶豫不決或更為喧鬧、多話、外向 
行為-無法專心 
睡眠-睡太多或失眠,有時候會很早醒來 
飲食習慣-沒有胃口、體重減輕、或吃得過量 
興趣喪失-對於朋友、嗜好、個人清潔、性、或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退縮後突然情況好轉 

惡兆 
言語-如討論「流血流多久才會死?」 
威脅-如說出「沒多久我就不會在這裡了」 
行動計畫-安排事務、送走喜歡的東西、研究藥物、獲取武器 
自殺的企圖-服藥過量、割腕 


文章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10010&SNO=235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參考資料
1.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自殺行為的流行病學2012.07.26,http: //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77 
2.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職場自殺問題2012.07.26,http: //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80#a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