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科

諮商心理師
范文蔚

 103年度職場心理健康促進計畫

(一)計畫目標:

  1. 定期宣傳職場心理健康促進方案。

  1. 提升員工抒解壓力及職業倦怠之預防知能。

  2. 評估員工心理健康指數,篩選高危險群。

  3. 針對高危險群,提供諮商輔導處預。

  1. 持續更新員工心理健康促進網站,提供員工更簡便、更精緻的輔導媒介。

  1. 提供多元的抒壓環境。

    (二)目標對象:醫院全體員工

(三)實施策略與方式:


 

實施策略

辦理全院職場心理健康促進策略宣導講座。

辦理全院普查,篩檢高壓力族群。

建置員工接受心理健康促進服務之因素調查問卷。

轉介高壓力群參與後續輔導

提供專業諮商輔導

評估「心靈補給站網站」的使用效益

舉辦員工文康旅遊及文康社團

辦理相關輔導團體及讀書會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的態度讓你無往不利

 

 

當學歷不再是進入職場的唯一門檻;當專業/能力不再是穩定就業的唯一保障,究竟什麼才是讓自己在職場上無往不利的決勝 關鍵?想知道海內外享譽盛名的美食企業,在人員招募中,不強調工作經歷,放寬學歷條件,但期待求職者具備“主動積極熱忱、刻苦耐勞(收銀專員)或積極主 動,學習認真(點心學員) ”的原因嗎?著有『人生處處是機會』,也是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的李成家董事長,強調在劇變中穩健前進、立於不敗的就業哲學,除文憑外,還包含什麼?

 

  什麼可以透過學習及後天培養,得以突破過去就業困境且能獲致成功的決勝關鍵?就是『對的態度』。態度可以傳遞第一印象,是比語言更快的一種互動訊息,戴晨志博士就曾以「人的態度,就是自己的形象廣告 」描述態度對人的影響!

 

  對的態度雖不是從業者唯一的條件,卻是必要的因素;對的態度雖不是從業者晉升的手段,卻可與個人品格產生連結;對的態度雖不一定可以轉化為價格,但卻有助於提升從業者個人價值。

 

  尤以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而言,對的態度,究竟發揮了什麼樣的助益,可以成為他們在服務領域上無往不利的推進器呢?

 

1.  熱情的態度將人推進服務領域的突破層

 

熱情所散發出的感染力,許多時候是超乎自己想像的,一個熱情的人,嘴角的微笑帶動眼眉的改變,讓相視的人,嘴角與眼眉也不由自主的一起起舞;擁有熱 情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不會輕易的被問題困住,從AB的直線關係中,他仍會從不同的角度中看見可能性,發掘不同的脈絡。

 

2.  專注的態度將人推進服務領域的成就層

 

專注是有效掌握細節與工作的訣竅,專注的人可以聚焦,因此不會受到環境和人打擾,專注所帶出的工作效益,是加乘的;擁有專注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對細節關注,對小處著手,會帶給人一股很深的信賴與安全感。

 

3.  積極的態度將人推進服務領域的創新層

 

積極是不停留在原處,是充滿行動力,並朝向一個可以不斷超越的方向前進,因此可以經驗到開拓過程裡意外的驚喜;擁有積極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會在一條冒險的路徑上,發現新的點子,看見更多的可能性,採汲到更多豐碩的寶藏。

  

4.  謙卑的態度將人推進服務領域的永續層

 

謙卑的態度是不驕傲,不自卑;謙卑是不和他人比較,謙卑的人知道自己生命中有缺失時,會用愛與接納的眼光看待自己;擁有謙卑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會微笑的接下每一個困窘的情境,會願意彎下腰側耳聆聽,然後,真誠的彌補缺失,為自己創造下一個服務的機會。

 

5.  堅持的態度將人推進服務領域的成功層

 

堅持是一種對自己的選擇和對他人的承諾,堅持的人,會在遇到挫折、面臨挑戰時,說服自己前進不後退;擁有堅持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會為自己找到面對而不是放棄的理由,就因為面對了,不僅讓潛能有了發展的機會,更取得達到目標的機會。

 

6.  自律的態度將人推進服務領域的被信任層

 

自律是一種自我管理的能力,包含時間、情緒及財務管理等,自律的人,有獨立作業的能力,也能夠訓練與要求自己;擁有自律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會看重角色所賦予的權利與義務,也會為自己量定界線,提供服務充滿自信卻不隨便。

  

7.  正直的態度將人留在成功的最頂層

 

不同於上述各項態度,正直是一種可以將人留在成功最頂層的重要態度。正直是不扭曲,正直的人確保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誠實無畏,裡外合一,是企業維繫重要的關鍵要素;擁有正直態度的服務從業人員,不會盲從市場需求或個人利益,不隨波逐流卻會堅持對的立場。

 

  態度可以型塑從業人員的風格,在職場上擺出態度,可以讓人看出你的不一樣,一個或更多對的態度,可以在從業的環境中產生極大的影響力;做出來的態度永 遠比說的態度更有魅力;什麼時候,開始重視態度,你的職場資產就開始累積存款!讓對的態度成為你在職場上無往不利的推進器!

 

參考文獻

  • 104人力銀行。2013.10.02。取自: http://www.104.com.tw/jobbank/custjob/index.php?r=cust&j=4c70436d485c3e6848323c1d1d1d1d5f2443a363189j99&jobsource=checkc

  • 李成家(2009)。人生處處是機會。台北:二魚文化。

  • 戴晨志(2006)。讓你成功的100個信念。台北:時報文化。

 

作者: 台中「張老師」中心社工師 潘美玲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勞工紓壓健康網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Q勝過IQ的關係經營

 

 

    友好的職場關係,能讓工作更順利、擁有正向的能量與情緒;學習與不同的人相處,勝於不斷換工作,企圖尋找良人。

 

  在員工協助服務方案的調查發現,有47%的員工離職是與同事、主管或部屬相處不好,以至工作不順心、職場發展不順利或爭執過多,導致身心俱疲、壓力過大、不想面對人際議題(勾心鬥角、權利爭奪、職場人際氣氛差等)所致。

 

  其實,捫心自問,我們都會發現自己可能有「如果今天公司裡哪位同事或主管離開了,我可能會比較喜歡去上班,或是上班的心情會不一樣……」的心 情。腦海中,難免會出現一至二位令自己感受不佳或看不順眼的同事或主管(若此時你想出許多位,或是幾乎所有共事的同事都不喜歡,甚至快要整個部門的名字都 出現在腦海時,就該換自己要檢討,是這些人真的令人討厭?還是應該自己需要調整?)

 

  這些人會出現在不受歡迎名單中,可能是因為平日互動時,有許多不好的經驗或挫折,如被占便宜、被比較、說話不中聽、溝通不良,甚至是價值觀的不同。

 

  曾有人力銀行針對「上班族職場十大願望」進行調查,發現十大願望中有兩項是希望能經營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努力贏得主管芳心」、「營造公司同事間融洽氣氛」,被認為是職場中的重要目標。

 

與眾不同的人際場域

 

  我們的工作時間占清醒時的2/3,與同事的相處遠遠超過與親人朋友相處的時間;職場人際關係好壞,對於工作表現、壓力狀態、情緒起伏的影響,由此可見。

 

  建立良好工作關係的關鍵,首重溝通。知識與技能,只看得到競爭力,經過學習或經驗即可成就,而許多人轉換職場或掛冠求去的理由,常與個人的專業技能無關,而是受人際因素影響,或是沒有能力建立人際關係,致使工作不順利。

 

  職場的人際之所以比一般人際困難,是因為職場溝通具有下列特性:

 

  • 不可迴避性:一般人際溝通可以選擇互動的對象與方式,但是職場中因工作的需要,無論我們喜歡與否,都必須與之互動。

  • 高壓力性:職場的溝通環境講求時效與標的,加上職位階層化明確,所以在溝通上是很有時間與權力的壓力。

  • 高效率性:工作上的溝通講求「快、狠、準」(快速、忽略個人感受、準確),所以容易忽略溝通者的個人感受,甚至壓抑溝通當下的情緒。

  • 高針對性:許多在職場的溝通是針對特定事件與特定人員,甚至是針對這些人事進行檢討,因此常會導致員工不愉快或有被指責的感受。

  • 非正式關係影響正式關係:職場人際有所謂的「圈內人效應」,即與主管非正式關係愈密切的同仁講話愈具有影響力,所以有時會出現主管派或非主管派的互動衝突。

 

  這些特性讓職場溝通與人際,不再只是兩人的問題,更多是職場環境所致。

 

平等、尊重,進退拿捏得宜

 

  人際關係有如翹翹板,需要時常保持平衡。人際互動要以平等和尊重為原則,除了要有概念還要有行動,並且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及獨特性。

 

  所以,要經營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必須掌握好下列五項原則:

 

  • 1.尊重上司的職權:尊重主管的考核權、獎懲權、專業權、階級權等,適度表達自己的意見,但仍需尊重主管的管理權責與決定權。

  • 2.不要擺臉色讓別人承受:不要情緒化,與人意見相左時,應先整理好自我情緒,暫停討論或藉故喝水、上廁所,離開戰場,等情緒緩和後再回頭討論;盡量理性溝通,因為面色不善、口氣不佳,往往容易造成更大的誤解。

  • 3.隨時留意小細節:日常生活裡多彼此關懷,適時關心、貼心,尊重口語、肢體。小細節可以贏得大友誼。人際關係靠平日好感的累積,如同銀行存款,小小的積蓄是方便日後磨擦時的提用;關係存款愈深厚,相互的包容度也就愈大。

  • 4.知所進退、彈性應變:進退是一種藝術,進退得宜可緩和衝突,不要得理不饒人,理直可以氣平、氣和,而非氣壯,氣若壯了容易忽略感覺,造成情誼的磨損。

  • 5.敬業態度及提升專業:敬業加上專業,可為自己在職場的人際關係加分。不要忽視合作的重要性,埋首工作創造個人價值並非不對,但仍須記得隨時相互支援,魚水幫襯,才能有更大的成效。

 



 

衝突難免,以解決問題為重點

 

  當下屬間發生衝突時,做主管的需注意是否要介入處理。如果事出有因,建議以關心的立場,分別向兩造尋求瞭解、給予關懷,並詢問是否需要協助。若已影響工作進度或團隊氣氛,則建議處理如下:

 

  • 1.讓對方知道你已注意到他們的問題和狀況。

  • 2.讓對方有機會說明他們的狀況:先聽聽同仁的說法及感想。

  • 3.讓對方知道你希望他們的改變:讓同仁瞭解他們因人際互動不良對工作或團隊合作的影響,以及就主管及組織的立場,期待他們能改進或改變的地方。

  • 4.解釋個人問題不處理,公司將可能採取的處理策略:提醒員工,若一意孤行而造成工作成效不彰或損失時,則必須面對的壓力和懲處為何。

 

  如果是自己與同仁發生衝突,任何人心情必定不佳,建議可先向對方說明自己暫時無法認同對方,需要整理後再行討論。詢問對方是否可先暫緩五或十分鐘(離開討論空間安靜一下,或至茶手間洗個臉、喝杯水等),待雙方情緒整理平緩或思考清楚後,再行討論。

 

  若無法立即離開衝突現場時,記得提醒自己:1.衝突的發生是認知上的不同,而非對對方不滿;2.衝突的延續是情緒的問題,非事情本身的嚴重 性;3.先瞭解對方的心情,再處理雙方的期待落差;4.讓先提出問題的人先講完;5.努力尋求共識或各退一步,為自己留一個臺階(理智上維繫長久關係), 也給對方一個臺階(情緒上得饒人處且饒人)。

 

       *     *     *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不難,讓自己從愉快的心情開始,以同理心去細心經營,分享彼此的觀點、尊重彼此的想法與做法,包容對方的過錯、接納彼此的不同,平日多做友好儲蓄……。

 

  職場是我們花最多時間的地方,等於另一個安身之所,同事也等同於另一種家人;友好的職場關係,能讓我們的工作更順利、擁有正向的能量與情緒。學習與不同的人相處,勝於不斷換工作,企圖尋找良人。

 

  經營現在、累積未來,人我關係就能更和順愉快了。

 

作者:社團法人新竹生命線協會 黃智儀督導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勞工紓壓健康網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處理情緒比處理事件更需要用心

 

    面對情緒事件,主管需要有先處理員工的心情再處理事情的概念,才不致讓事件更難處理或是影響團隊。

 

  May最近總覺得主管Peter不公平,在工作上總是偏袒Karen,明明就是Karen的錯,卻都怪罪到她頭上,甚至為了維持部門良好的工作 氣氛,還會多禮讓、包容Karen;遇到兩人發生工作衝突時,Peter也不想多介入,只是要兩人自己去好好協調,甚至會因為May的脾氣較好而希望她能 夠多妥協。這些,都讓May工作愈做愈嘔,常常萌生辭意。

 

而對此類因為同仁間的情緒而出現兩派對立的狀況,身為部門主管的Peter也十分頭大,不知該如何是好。

 

複雜的人際環境,引發更複雜的情緒衝突

 

  隨著自我意識的抬頭與世代轉變,過去員工隱忍自我情緒以換取職場和諧與工作權的安穩已經有了改變,現今愈來愈多的員工在職場中會以直接或間接的 方式,來表達自我的感受並爭取自身權益,致使職場中因人際或工作而出現的情緒問題愈來愈常見,同事間也開始以非常直接的方式(如不悅的表情和口氣、用力丟 擲物品等)來表達自我情緒。因此常常有主管感到錯愕,為什麼同仁的情緒狀況愈來愈多?同事間衝突的頻率愈來愈高?

 

  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同仁個人的問題,反而是因為社會及時代的改變,讓大部分的人愈來愈懂得顧及、爭取自己的權益;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情緒 常常也會導致職場上工作關係的緊張和氣氛不佳。倘若因此導致長期衝突,可以想見,對於公司的生產力及團隊合作,將造成極大的影響。

 

  職場情緒的處理往往受到職場中權力結構與目標導向的影響,一般主管在介入處理相關事務時,往往都會以理性的方式進行,將焦點著眼於「你為什麼會 有情緒?幹嘛要有情緒?有這麼嚴重嗎?不能好好講嗎?」這類安撫性,甚至帶有指責性的言語,以期員工能夠自我控制、處理與化解這些情緒。

 

  但我們也可以發現,多數的職場情緒並未因主管的理性溝通而消失,只是暫時被壓抑,存入「情緒集點卡」中,讓負向的情緒持續累積與漫延,甚至因此 對主管或同事產生「難以相處、不易溝通」的印象,導致職場關係持續惡化與對立。這樣的結果並不是職場中所樂見的,但卻是現今最常引發職場不和諧的主因。

 



 

主管的處理態度,有著絕對性的影響

 

  由MayKaren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要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重要的關鍵在於主要權力者的決策;當主管未能正確地處理,甚至忽視同仁的 情緒,其影響往往不只是幾人,長久以往甚至可能導致部門的對立或分裂,造成工作進行不順利,以及管理工作的困難。因此,當職場發生衝突或同事間出現情緒 時,主管可以採取下列方式去因應與面對:

 

1.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情緒是影響理智的主要因素,與其不斷地跟員工講道理或是安撫,不如讓員工先好好陳述、宣洩情緒。

 

2.釐清員工情緒的來源:情緒具有累積與移轉性,當員工在職場上因某件事而出現情緒時,不代表這件事是其唯一情緒的來源,常常可能還混雜了許多過去 未處理的情緒事件,甚至也可能混雜著自己生活上的其他情緒。所以,找出真正的情緒來源才能對症下藥,徹底解決。而讓員工說出情緒、發洩不滿,一則可以減少 不滿的累積,二則可藉由讓員工說的過程,瞭解事件及狀況。

 

3.要求員工正確表達情緒:工作壓力與績效表現是職場不可改變的因素,但是職場人際卻是可以藉由正確的情緒表達,來重新建立同仁間的瞭解與互動關 係。許多人因無法瞭解自己確切的感受及情緒點,往往只在口語及聲量中傷害彼此。協助員工說出自己是因為「什麼事件」,而有「生氣、難過、受傷害、憤怒」的 心情,讓情緒正確地被表達與看見,才有機會進一步做好溝通。

 

4.安排事後補救措施:當情緒宣洩與衝突事件過後,員工回復理智時,就是可以討論解決方案的時候了。我們可以同意員工為了權益或對的事而努力,但若 過程中因此出現不適當的「態度」或「言語」,那就應該因此而向對方道歉。事後的道歉與和解可以避免情緒持續累積,導致關係的惡化。有效的事後討論與和解, 可以讓彼此更瞭解在未來再度發生相似事件時,彼此對應的態度及做法,進而改善彼此的關係,增進職場和諧。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情緒對於工作表現有其極為重要的影響,好的情緒可以讓員工活力百倍、團隊工作與互動氣氛佳,但壞的情緒就可能導致員工工作情緒低落、部門工作氣氛低沉,甚至造成同仁間的敵對。

 

  主管是職場關係變化中最關鍵的人物,而人的情緒往往是事件中的最大影響/被影響者;因此,面對情緒事件,主管需要有先處理員工的心情再處理事情 的概念,才不致讓事件更難處理或是影響團隊。一般同仁在職場產生情緒時,也應該適時地向主管反應,或是先找個可以協助整理及抒發情緒的夥伴聊天,再向事件 相關的主管或同仁做反應或溝通處理。

 

  好的職場情緒是透過整理與處理的過程,能夠有效地表達及說清事件與情緒,而不是一味地忍耐或壓抑;因此,切勿讓職場情緒持續惡化,成為影響團隊或個人生涯的隱形殺手。

 

作者:社團法人新竹生命線協會 黃智儀督導

 

資料來源:行政院勞委會勞工紓壓健康網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有關工作壓力與過勞等議題漸受國內社會重視,「過勞」(burn-out) 指的是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乃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
壓力之下的壓力反應。過勞的症狀與成因複雜,多數研究認為過勞是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的結果。過勞與工作壓力是重要的公共衛
生議題,所謂「過勞」、「過勞猝死」、及找不出特殊病因的「慢性疲勞症」,在高度工業化國家已是極受重視的職業健康問題。

所謂的「過勞」指的是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乃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壓力之下的壓力反應。過勞的成因相當複雜,多數的研究認為過勞是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的結果。

過勞的症狀
1. 經常感到疲倦,健忘。
2. 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3. 肩部和頸部強直發麻。
4. 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5. 為小事煩躁和生氣。
6. 經常頭痛和胸悶。
7. 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
8. 體重突然變化大。
9. 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0. 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1. 人際關係突然變壞。
12. 最近常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健康的生活能讓體力處於最佳的狀態,健康的生活包括:良好的飲食、具有品質的睡眠、運動、休閒、接近陽光與自然。下列詳
細介紹飲食與運動的影響,以及簡易的放鬆技巧,讓你輕鬆度過壓力的考驗!

透過飲食減少壓力因子
1. 攝取均衡的營養:可從牛奶及牛奶製品;肉、魚及家禽;水果和疏菜以及穀類等四大類食物中均衡攝取。
2. 限量攝取飲食中的飽和性脂肪,可以多增加攝取富含纖維( 如蔬菜等) 的食物,促進腸胃健康。
3. 不以大眾傳播媒體的理想身材做為減重的目標,不正確的減重,能導致厭食症或善飢癖。
4. 限制含咖啡因的食物( 如可樂、咖啡等),因過量攝取咖啡因會增加失眠及壓力的產生;同時不要吸食菸類產品並且限制飲酒。
5. 適時的補充維他命,特別是維他命C 及綜合維他命B,其可減輕疲勞、促進體能恢復及幫助代謝等功能,有助於處於壓力情境中,
但需參考指示用量注意不要過度攝取。若能均衡的從各類食物攝取,體內即能具有足夠的維他命。
6. 飲食中應重視正餐,避免吃入過量的精緻化碳水化合物食品( 如蛋糕、甜點、巧克力糖等),雖然這些食物能夠快速補充能量,但也
   會使自己處於敏感易怒、情緒不穩及壓力增加的狀態。
7. 不要過度攝取加工麵粉及鈉的含量。

運動的原則
1. 心跳速率:(220- 年齡) ╳ 60~80%,一開始運動時,讓心跳保持在最大限度的60% 處,之後逐漸增加至最大限度的的80%。
2. 運動的頻率:每個禮拜運動三次以上最佳,每天做二十到三十分鐘。將運動排入作息表中,是較能持續下去的方式。
3. 運動計畫:每天把握機會多走路或爬樓梯就能累積三十分鐘的活動,如:搭車回家時,可以提早下車,一邊慢慢散步回家,一邊
    放鬆整天工作的心情;五樓以下,等電梯不如爬樓梯,下樓梯不搭電梯。另外游泳和騎腳踏車是較不費力的運動,可作為一個
    開始中度運動計畫的方式。
4. 運動時間:可以將運動時間設定在工作後和晚餐前的空檔,一方面可消除整天累積的壓力,另一方面能夠降低食慾,對保持身材
    有所助益。

運動為何可讓身體健康?
1. 能夠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讓養分和氧氣順利地運送至細胞中。
2. 促進肌肉細胞與能量代謝,避免過度的脂肪造成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相關疾病。
3. 促進體能,改善生活品質。
4. 消除疲勞、增加耐力
5. 增進身體的安適狀態,有能力從事自己的工作,且有活力參與休閒活動。
6. 讓睡眠中的「深睡時間」拉長,改善睡眠品質。
7. 消除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體魄。
8. 助於免疫系統的抗病功能。

運動為何可讓心理健康?
1. 感覺精神好、身體好,可以具有較高的自尊。
2. 讓別人對你有較為正向的想法。
3. 可以使自己清醒而有能力。
4. 助於調整情緒,增加正面情緒或減少憂鬱和焦慮等負面情緒。
5. 可藉由運動宣洩壓力而較能因應。
6. 做為開始。
7. 讓體態與體型改變,增加自信心。
8. 運動促使「腦內啡」分泌,讓人情緒穩定,降低憂鬱。
9. 增加自己能成功的信念,重新評估壓力、緩衝壓力的衝擊。

社會學家認為社會關係的改變會影響心理的變化,也決定了對疾病的抵抗力。沒有宣洩壓力管道會較容易罹患壓力相關疾病,因
此有學者認為,社會支持的力量在某方面阻擋了壓力的傷害。而研究指出,高壓力會導致相關的情緒問題,但社會支持力量能夠扭轉情形。

社會支持系統
感覺有壓力時,可以針對壓力來源之不同,找尋不同的社會支持系統,以尋求問題的解決與壓力的抒解。一般而言,社會支持系可分下面幾類:
1. 工具性:提供工作協助,如透過主管及同事提供工作技能協助。
2. 資訊性:提供有用資訊,如過勞自我預防手冊及相關網站,以協助解決問題與個人抉擇參考。
3. 評鑑性:隨時提供真實的回饋,如過勞量表評估。
4. 情緒性:提供情緒表達發洩的管道,如諮詢生命專線,親朋好友。

引自勞工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www.iosh.gov.tw/userfiles/files/overwork/oworkselfprevention.pdf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婦女雜誌《Working Mother》的一項調查指出,職業婦女照顧小孩的壓力遽增,超過40%受訪女性曾藉酒紓壓,57%的女性也曾濫用藥物來紓解壓力,顯示出現代婦女在工作與家庭付出之間,呈現蠟燭兩頭燒的壓力,實非外人能了解。

美國波士頓某間婦女醫院,曾研究1萬多名婦女與心臟病關聯的結果,發現長期處於高工作壓力下的女性,患心臟病或中風機率較一般女性高4成。其婦產科門診也常發現許多 30-40出頭的職業婦女突然出現月經遲來、頭痛、心悸、失眠等不適,但就醫檢查荷爾蒙正常,經了解身心狀況,才發現是她承受太大工作壓力,造成更年期症狀提早出現。

臺北市衛生局97年調查職場員工身心健康狀況結果發現,女性上班族疲勞指數「中度」以上心理困擾的比率皆高於男性;以行業別來看,工作疲勞指數,最高之前三名產業分別為營造業(43.27)、公務行政業(42.90)及製造業 (40.21)。統計結果亦發現,女性、高學歷、三餐不定時、無運動習慣、藍領工作者及超時工作者的心理困擾與疲勞指數均顯著較高。在疲勞指數方面,女性上班族的個人疲勞、工作疲勞及對服務對象疲勞皆顯著高於男性,可能原因為女性的多重角色,及職場中所遭遇到的工作特質(如職等、職位類型、工作自主度…… 等),但在「工作過度投入」程度則是男性較女性嚴重。解決職場壓力刻不容緩「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向是解決任何壓力的首要原則。

以下介紹幾項簡單抒解情緒及壓力方法:情緒宣洩法讓職場壓力及情緒有適當出路-情緒喧洩的管道,一般人面對職場壓力情緒方面常是繃緊的,不能放鬆的,如果一直壓抑或消極的為自己找理由、找藉口,做合理化解釋,累積到不能自我控制時,可能造成情緒爆發、傷人又傷己。因此如何適當的喧洩自己的職場壓力,是值得探討學習的。

(一)說出來有機會吐苦水就是一種情緒解脫!對象可能是是值得信任的好友、專業的心理諮商輔導人員,或參加專業機構適和之團體抒壓課程都是不錯的方法。

(二)寫下來嘗試把職場壓力的事件的來龍去脈詳細寫出或條列,進一步自我分析,在書寫中對自我壓力之關鍵及解壓之道自然能了然在心。最近在臉書(Facebook)上,有一群職業婦女成立了現代職業婦女工作壓力及抒壓之道 138期.May. 2011 5 所謂「天阿!給我一杯酒,或我該把我的小孩賣掉(Oh My God, I so need a glass of wine or I am going to sell my kids)」 網頁,目前粉絲應該超過11萬人,透過在網頁上吐苦水,得到陪伴的感受,達到虛擬治療效果。 
■ 日記法平時若有寫日記的習慣,每日亦可寫下內心所擔心及煩惱之事,若無寫日記習慣者也沒關係,可以隨時想寫就寫,亦可緩解工作壓力。 
■ 文字狂飆法當你內心的憤怒想宣洩但怕被別人聽見、怕丟臉時,可以利用文字書寫盡情的狂罵一番,回著情緒越罵越激昂,罵人的字也也可以越寫越大,越寫越快越潦草,也可以上部落格寫個痛快,但要記住罵完記得刪除及毀屍滅跡,不要留下毀謗他人的證據。
(三)唱出來:
 ■ 錄音帶法音樂療法亦是職場壓力紓解的好方法,或許您可平常留意哪些音樂可幫助您振奮情緒,另外有那些音樂會讓您心情緩和,準備兩種類型的音樂,視情緒之興奮或消沉,聆聽不同音樂紓解壓力。 
■ 洗澡歌唱法自己於家中洗澡時一邊洗一邊唱歌,只要隔音夠好不會遭鄰居檢舉,當個浴室歌王,除了抒壓、娛樂心情效果外,還可以意外的發現可能隱藏的天賦。 
■ 海邊大叫法到海邊對著大海大聲喊叫,或是到水裡猛力的拍打浪潮,邊打邊喊直到暄懈怠盡為止。 
■ 參加音樂會法如果有自己欣賞的歌手之演唱會,通常會有一些引發正面情緒或熱血沸騰的音樂,讓自己沉醉在其中,自然之情緒職場壓力可能獲得紓解。 
■ 卡拉OK法可與好友到具合格安全性的卡拉OK店,一起唱唱歌紓解職場壓力。
〈四)動起來適當的運動有益於職場壓力情緒紓解,例如散步。亦有人用打沙包,或是參加最近流行的「拳擊有氧班」,努力的揮掉壓力、汗水、及多餘的贅肉。
(五)慢下來如果喘不過氣時,問問自己是否因為自己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時時提醒自己慢下來! 
(六)靜下來平時多培養一些靜態的疏壓活動,例如書法、繪畫、打坐或插花,除了可增加挫折忍受度、陶冶性情,也可在動與靜之間為自己找到平衡之道。
(七)助人去當當志工,由服務中獲得成就感及滿足感或許也是一種解壓的方法,亦可將過度膨脹的心靈化小,以小我完成大我,做一個施比受更有福之人。
(八)參觀去若有時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有機會到安養院、重症病房參觀參觀,看盡人間生、老、病、死、痛苦及折磨,和自己所遇到的人生逆境相比較下,就感覺自己所遭遇的是沒什麼大不了的。 

作者: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 諮商心理師 范文蔚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學測也只剩4天...天哪! 真的很緊張!!每天早上起來就是一陣反胃噁心的感覺,整個胸口帳帳悶悶的,好像吸不太到空氣,兩個星期前就發現頭髮一直掉, 很害怕到我需要戴假髮去考試, 每天看著地上的頭髮覺很可怕。 時間一直到數,我就越緊張、越覺得沒把握,日常生活步調都被打亂了~~~~ 我好想痛哭喔! 有誰來救救我? 

隨著大考時間逼近,發現越來越多考生出現不斷焦慮或憂鬱症狀,甚至還有人嚷著「我快瘋了」,這是典型的考前症候群,一種急性壓力反應。考前症候群症狀是可重可輕且因人而異,因為每個人性格不同,對事情的看法不同,對於壓力的反應也不一樣,哪怕是一件小事,若當事人覺得該事件是壓力時,他就會開始感到緊張、焦慮,若他評估可以應付得來時,那該事件就未必會造成壓力及困擾。 

考前症候群依嚴重程度分為三級,第一級症狀最輕微,莫過是容易緊張、不耐煩、食量增加、腰痠背痛、疲倦、輕度感冒或眼睛酸澀。第一及症狀只需要增加適度休息即可,可以做運動來放鬆頸、肩、背、腰部肌肉、多做深呼吸等來減緩症狀。第二級為中度壓力,症狀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頭痛、心悸、腸胃脹氣、絞痛、拉肚子、或皮膚過敏現象,此時考生可能會一直不斷的想著如何修正讀書方式來解決問題,但通常效果不彰。這時反而需要暫時放下書本,增加休閒活動、多補充營養及睡眠,必要時可找家人及同學或輔導老師聊聊,藉由適度的情緒宣洩及他人的關心加上改變生活習慣來改善症狀。第三級症狀最嚴重,如果不及時處理,長期下來,有可能會讓人放棄學習,或是身心嚴重失調,而且會惡性循環下去,身心症狀常會出現厭食或暴食、失眠、過度換氣、莫名哭泣、覺得活的沒意義、情緒容易暴躁、極度倦怠、怪異行為,這時就需要停止唸書,趕快找醫師、心理師協助治療。 

以下歸納出幾點有助於緩解考前症候群的舒壓方法: 
一、飲食均衡多攝取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零食,多喝水,少喝含咖啡因之刺激性飲料,也不要考前突然改變飲食 習慣。 
二、規律生活作息及充足睡眠生活作息要規律,每天保持六至七小時睡眠時間,睡眠不足會容易感到疲倦、精神不集中,反而影響讀書效果。 
三、適當休閒運動適當休閒運動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力,及緩和心情。保持每週固定三次運動習慣,每次至少三十分鐘,相信能有不錯的抒壓強身功效。 
四、適當紓解壓力多聽些輕鬆的音樂、做放鬆或冥想練習以及其他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如整理花圃或畫畫),以減緩焦慮的症狀。時下較常用的放鬆法分為三種: 
(一)呼吸法: 藉由深而長的吸氣與呼氣,達到放鬆的效果,一般以腹式呼吸為佳,即吸氣時腹部突出,吐氣時腹部凹下,呼吸時要緩慢而均勻,千萬不要忽長忽短,每次呼吸應該是要很放鬆自然、不造做的。但不習慣用肚子呼吸的人不要免強,以免因過度擔心自己呼吸的對不對而反而造成壓力,弄巧成拙。
(二)冥想法: 研究指出當人們試圖回想過去某個輕鬆愉悅的景象時,當下其實是最放鬆的時刻,有點像是在做白日夢。仔細回憶一下,當您去爬山時遇見一幅山嵐水綠,寧靜而優遠的景象是多麼的美好啊! 如果可以儘量多想像一些環境細節及氛圍,直到你感覺彷彿當下就在那裡,這就是最成功的冥想放鬆。
(三) 肌肉放鬆法: 將身體各部肌肉,緊縮20~30秒,放鬆20~30秒,如此輪流交替,藉由肌肉的一緊一鬆來帶動心理的鬆弛感。 

五、保持平常心常常反覆的告訴自己我已盡全力準備了,我已問心無愧,剩下的就交給老天爺來幫我,或是保持勝敗乃兵家常事的觀念、一次考試的成敗並不代表我未來成就與否,天無絕人之路,不要輕易有悲觀厭世的念頭。必要時運用自我暗示的力量,在考卷發下來的前一、二分鐘,可以配合呼吸的調整,並在心裡不斷默念「別人可以過關、我一定也可以過關」、「別人其實也跟我一樣緊張」等鼓勵自己的話語。 
六、尋找人際支持必要時找有經驗的學長姐或師長聊聊天,將心中的苦悶一吐而盡,本持著同舟共濟的精神,相信大家都會為自己加油打氣。如果發現問題已經不是找人聊聊天就可以解決的話,建議要尋求專業心理人員得協助,千萬不要強忍著,也不要輕易認為考完就會好轉,主動尋求專家的協助才是上上策。 總之,紓解壓力的法門有千萬千,但是一定要適合自己,依個人的體質、習慣、興趣、時間選用不同的舒壓方式,只要它能長期被使用且不感到費力,那就是好的方式,才能達到良好的紓解壓力的效果。 

作者:亞東紀念醫院家醫科 范文蔚心理師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常常疑神疑鬼,只要寶寶有一陣子沒踢我的肚子,我就會擔心他是不是出事了?」「我現在好像一隻袋鼠!難怪我的先生都笑我是航空母艦!如果生完了,還是這樣,怎麼辦?」不少準媽媽有「產前焦慮」症狀。   醫學研究顯示,孕婦如果有太多心理壓力與負面情緒,容易影響胎兒健康,有一些做法可以提供參考。 降低因「未知」而帶來的焦慮感許多新手媽媽因為沒有女性長輩可就近照顧,因此對於懷孕產生的生理變化有很多疑惑與擔心。建議懷孕前,可先收集相關資訊,並找一位可信賴的醫師提供諮詢,或參加醫院舉辦的媽媽分享座談會,有助降低因生理變化而衍生的焦慮。 培養穩固而具有支持性的關係網絡定期和有相同懷孕經驗的友人交流分享想法與感受,讓自己在漫長的懷胎過程中不孤單,並能了解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別人是如何去處理和解決。 得到娘家母親的指導和協助或許可以聽母親分享她的懷孕過程,以及懷孕時,有什麼有趣的事?透過了解自己被生下來的過程,了解新生命的誕生是自然循環的事,更有當媽媽的使命感與勇氣。 先生是最重要的補給適時與先生分享懷孕過程的心情與感受,並讓他參與產檢與媽媽教室的課程,可讓先生更有參與感。   準媽媽們偶爾也要關心什麼是「自己」想要的?適度的運動能幫助減輕壓力,分泌腦中的快樂荷爾蒙;做一些自己喜歡和展現自我價值的活動,更能使自己的心情愉悅。 
資料來源:勞工舒壓健康網 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Experience_p01.aspx?ProgId=10020&SNO=2271台北
原始作者: 聯合心理諮商所 許曼君諮商心理師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更年期指的是女性在40-50歲之間,因為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至不具功能的過渡期,這期間由於卵巢分泌的女性荷爾蒙減少,可能引起身體上許多的不適,加上這個時期的女性剛好會遇到生命發展週期中重大的生活改變,容易引發一些生理與心理適應的問題。


一、荷爾蒙的變化與不穩定,容易出現失眠、焦慮等不舒服的感覺。

二、雌激素減少所產生身體不適,如:潮紅及發熱的症狀、皮膚失去了潤澤、陰道乾澀等等。

三、生理機能的退化,體力不佳,身體開始出現一些小毛病或是慢性病。

四、外貌的改變,老化的特徵,如:白髮、皺紋等慢慢浮現。擔心青春美麗不再。

五、家庭生活重心的改變:更年期前婦女的家庭重心都是在照顧小孩與先生,隨著年紀的增加,兒女也成長至青春期或成人階段,逐漸獨立向外發展,不需要父母再細心的呵護。不再被需要,會讓這個時期的婦女若有所失。

六、職場的變化:處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更年期的職業婦女想要自我提昇,卻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七、人生下一個階段何去何從的疑慮:隨著退休年齡將至,兒女長大離家,人生的責任告一段落後,會有如何安排後半生的疑惑。


如何預防更年期憂鬱


一、了解更年期生理變化的現象:了解更年期的變化會增加我們的控制感,事先準備,不會不知所措。

二、適當的治療,如:荷爾蒙的攝取及營養的補充。減少因荷爾蒙變化所帶來的不適感。

三、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除了能控制體重、增加免疫力之外,還能讓你感覺活力充沛,覺得有朝氣。

四、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照顧自己的健康。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如:抽煙、熬夜或是過度勞累等行為都要改變。要為自己的身體留一些底子,享受後半輩子。

五、培養自己的興趣與嗜好,更年期之前,女性都是為了家庭在打拼,這個時期要為自己生活,讓自己快樂。

六、學會欣賞這個階段的自己,更年期的婦女雖然擔心青春不在,但是心智上卻是成熟的,處事也相對圓融。為了家庭與工作也付出不少心力,肯定自己的努力與貢獻,要知道家庭與社會國家都不能缺少你這一環。


總之,更年期的婦女雖然面臨到身體與心理上的變化,但是也是擁有相當多的人生經驗與智慧,能夠順利的度過更年期,相對的也就能夠適應老年的生活,活出亮麗的後半生。

引自http://mental.health.gov.tw/WebForm/External/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119&Type=09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依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在2004 年共有3468 位死於自殺,其中男性為2351 位,女性為1117 位,2004 年與2003年的數據相較之下總人數增加273 人。而與WHO 的資料相較之下,台灣在2004 年之自殺率為每十萬人分之 15.31 人,屬於高盛行率區域。台灣在近十年內的粗自殺死亡率由1994 年每十萬人分 之6.85 人增加至2004 年的15.31 人,呈現上升趨勢。對於已經進入職場的上班族,要承受工作的壓力、失業的恐慌;至於正要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則要面對找工作的困難。也就是說,當經濟大環境變動,職場變成了巨大的壓力鍋,人的情緒也變得焦慮、憂鬱,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就產生了悲劇。在現代社會裡,憂鬱症已成為吃掉勞工生產力、社會成本的藍色怪獸。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的調查,憂鬱症在廿一世紀已經成為職場疾病的主流。依據統計,台灣正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的人飽受憂鬱症的折磨;甚至,專家估計,每六人就有一人有憂鬱症。沮喪的員工、低落的生產力、因自殺而中斷的接班人才,帶給企業的成本損失更甚於關廠或罷工,占了百分之七十六點三,金額高達三百零九億元,此數字十分驚人,比台灣許多縣市一年的預算還高許多,是企業不可忽視的危機(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台灣職場自殺的行為類型
職場自殺案件類型約有以下數種(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1.臨時遭受資遣以自殺威脅來控制雇主 
2.企圖自殺引起社會注意 
3.缺乏工作機會認為自殺可以解決痛苦 
4.職業工作繁重無法勝任而心情苦悶 
5.失去工作家人責備,情緒極端憤怒因而自責責人 
6.自我懲罰採取自殺 
7.以自殺逃避生活經濟壓力 
8.因巨大債務逼迫自殺 
9.久病無法工作而厭世。 
辨識職場高自殺風險者的危險訊號
  在職場中,屬於高自殺風險同仁的行為徵兆,包含近期面臨職場適應不良、重大壓力事件、身心狀況不佳與具有高自殺風險群特徵的人(李予澄,2009;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危險訊號
行為徵兆

職場適應不良
遭受資遣並長期待業 
工作負荷過重而無法勝任 
在工作上面臨很大的挫折 
在工作上受到歧視或感到低自尊 
人際關係不佳或與同事/主管有重大衝突 
經常被主管責罵 
受到職場性騷擾或侵害 
遭受重大職業災害 
目睹同事發生意外 

重大壓力事件
面臨經濟壓力或承受巨大債務 
失去親人 
離婚或有家庭糾紛 
失戀或面臨情感失落 
罹患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健康疾病 
久病或罹患重大傷病 
遭受重大心理打擊事件 

身心狀況不佳
近期身心狀況不佳且有情緒困擾者

具有高自殺風險群特徵(自殺的警訊) 感覺 
無望的-「事情不可能變好了」、「已經沒有什麼好做了」、「我永遠都覺得沒有希望」 
無價值感-「沒有人在乎」、「沒有我別人會過更好」 
過度罪惡感和羞恥感、痛恨自己 
過度悲傷、自責、無助等負面想法 
持續的焦慮與憤怒 

行動 
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 
談論或撰寫有關死亡或毀滅的情節 
焦躁不安 
攻擊、魯莽 

改變 
人格-更退縮、厭倦、冷漠、社交疏離、猶豫不決或更為喧鬧、多話、外向 
行為-無法專心 
睡眠-睡太多或失眠,有時候會很早醒來 
飲食習慣-沒有胃口、體重減輕、或吃得過量 
興趣喪失-對於朋友、嗜好、個人清潔、性、或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沉、退縮後突然情況好轉 

惡兆 
言語-如討論「流血流多久才會死?」 
威脅-如說出「沒多久我就不會在這裡了」 
行動計畫-安排事務、送走喜歡的東西、研究藥物、獲取武器 
自殺的企圖-服藥過量、割腕 


文章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10010&SNO=2357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參考資料
1.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自殺行為的流行病學2012.07.26,http: //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77 
2.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職場自殺問題2012.07.26,http: //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80#a3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你在職場中聽到或知道同事有自殺的想法或意圖時,你可以藉由以下的行動,擔任自殺防治守門人的角色(韓德彥,2010):

1.問─是指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詢問。一旦聽聞身邊周遭同事有自殺的可能性,就應該主動關心詢問,不需擔心詢問是否引發自殺想法。常見關懷的問句包括:「最近是不是感到不快樂?」、「會不會想一覺睡去就不要起來?」,甚至也可直接問「有沒有自殺的想法?」。 
2.應─是指給有自殺意圖的人適當回應。透過同理心與合宜的自我揭露,不僅可以幫助當事人釐清困擾、整理思緒,還可進一步提供「希望」,降低真正執行自殺的可能性。常見的回應方式包括:「如果是我,我一定會很痛苦」、「發生這樣的事讓你有什麼感受?」、「是不是還有其他的可能性呢?」。 
3.轉介─是指引導當事人接受轉介以得到進一步的協助。由於自殺想法常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消除,勸導當事人進一步接受專業人員的幫忙,將能有效減緩自殺衝動;通常帶個案至醫院精神科就診,或接受心理衛生中心或諮商機構的晤談,能使他們的情緒趨向平穩、降低風險。 
除了上述自殺防治的方法之外,也可依據同仁可能自殺的危險程度進行處理(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自殺危險程度
處理策略
行動方針

低度危險性:

這個人已經有一些自殺的想法,例如『我無法繼續下去了』、『我希望可以死掉』,但還沒有做任何計劃。
討論並處理想自殺的感覺,提供情緒支持。
=>轉介這個人給心理健康專業人員或醫師。 
=>定期會談,維持接下來的聯繫。

中度危險性:

這個人有自殺的想法和計畫,但沒有立即自殺的計劃。
探尋除自殺外的其它選擇。試著發掘自殺以外的不同方式,即使它們可能不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法,希望這個人至少可以考慮其中一個選擇;設法由想自殺的人取得他/她將不會在以下狀況自殺的承諾。
=>轉介這個人給精神科醫師、諮商師或醫師,儘快預約會談時間。 
=>聯絡家人、朋友和同事,並且獲得他們的支持。

高度危險性:

這個人有明確的計畫,有執行計畫的工具,並且打算立即進行計畫。
陪伴這個人,絕對不能讓他一個人獨處,溫和地和這個人談話,並且移除藥丸、刀子、槍、殺蟲劑等(遠離可用來自殺的工具)。
=>立刻聯絡專業人員或醫師,並且安排救護車和住院。 
=>告知家人並且獲得其支持。


*資料來源: 如何處理一位想自殺的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


  由於職場自殺事件近期開始時有所聞,同仁出現自殺的行為可能是在家中,也有可能在職場的工作現場。多數的職場自殺事件發生時,其他同事才驚覺:「怎麼是他/她?」「因為什麼事讓他/她走上極端?」甚至有些同仁還會出現自責的情緒,認為自己怎麼沒有察覺到同事的異樣狀況。為了避免職場自殺事件的再次發生,在職場的每位工作者都應該是職場自殺防治的守門人,可以敏銳地察覺同仁狀況,更應該採取行動擔任守門人的角色,一起守護職場每位同仁的生命。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10010&SNO=2361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參考資料
1.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自殺的警訊2012.07.26,http: //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96 
2. 韓德彥,2010。自殺防治123…1問2應3轉介,2010/01/26 聯合報。 
3.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中心,如何處理一位想自殺的人 2012.07.26,http://www.tspc.doh.gov.tw/tspc/portal/howdo/index.jsp?sno= 97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何謂「躁鬱症」
  李俊德(2009)指出若情緒過度高昂、急躁,稱為躁症;情緒過度低落、鬱悶,就稱為鬱症,臨床上「躁鬱症」的定義是指:曾出現過躁症的患者,而其中九成左右的患者也會在某一時期出現鬱症,所以躁鬱症又稱為「雙極型情感性精神症」,且此症會週期性的呈現躁症或鬱症,但兩次的發病期間,通常患者會完全恢復為原本的正常情形,與常人無異。躁鬱症,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平均的發病年齡為30歲,大數在30歲以前就已發病,每一千人口中約有七人罹患此症。

躁鬱症有以下特徵(黃俊仁,2008):

1.當個體在躁狂階段,其出現的特徵為:情緒高昂、異常興奮、自我膨脹、活動量增大、睡眠時數減少、話量增加、容易生氣、注意力分散、意念飛躍、盲目的投資或採購等等。 
2.當個體處於憂鬱的階段,其出現的特徵為:心情沮喪低落、對任何事缺乏反應或興趣、活動力降低、睡眠與飲食習慣改變、體重改變、疲累無活力、負向的認知、自責、自殺等等。 
由此可知,躁鬱症的朋友在情緒上的變化會很極端。

「躁鬱症」成因
  躁鬱症的成因複雜,無論是生物性因素、環境因子,或急遽的壓力衝擊等,都只是引發疾病的近因(林克明);李俊德(2009)認為躁鬱症的真正成因,仍未能完全確定,但與下列三大因素皆有關連,而且這些因素相互影響:

1. 體質遺傳因素:目前認為躁症是因腦內生物胺(色胺酸、甲基腎上腺素)及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障礙,與諸多腦內傳導物質障礙都有關係。 
2. 心理人格因素。 
3. 環境社會因素。 
「躁鬱症」治療
  躁鬱症的治療主要是靠藥物(鋰鹽、情緒穩定劑、情緒安定劑),為最有效、安全及不可或缺的治療法,另外也要視個人病情和不同的處境,配合電療、精神復健治療、個人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夫妻或家族治療等方法(李俊德,2009)。而躁鬱症的鋰鹽藥物治療及可能的副作用,江原麟指出包含:

常用藥物種類
副作用

鋰鹽
鋰鹽的治療有一定的有效治療血中濃度,過高的濃度並不會加強療效,但是卻有較高的副作用,過低的濃度則無法發揮療效,因此服用鋰鹽必須定期追蹤,檢測血中的鋰鹽濃度。鋰鹽的副作用可能造成手抖、口乾、口渴、多尿、噁心、嘔吐、腹瀉、體重增加、嘴裡有金屬味、虛弱、疲勞等;假使濃度過高以致中毒,還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的異常狀態,例如注意力缺損、記憶力受影響、口齒不清、肢體行動不穩,通常不會是永久性的傷害;也可能影響腎臟功能。少數服用鋰鹽的病患,甲狀腺功能會受影響,通常每三到六個月必須檢測甲狀腺功能,並調整用藥。< /p>


  未接受醫治的躁鬱症患者,病情會重覆發作,而且發作次數越多,病情會更嚴重,發作時期也會更頻繁,例如第一次的發作,可能是兩三年一次;而第二次的發作,可能是一年半一次;第三次病發後,可能半年就會發作一次。願意接受治療的患者,只要願意配合醫生的指示,按時吃藥,病情就得以穩定,並將其復發降至最低的程度,大約有80%至95%可以控制在良好的狀況,不會再反覆發作。

  李俊德(2009)根據鬱症長期預後追蹤的統計結果指出:15%躁鬱症患者復原情形很良好,45%療效完全但會有週期性的復發, 30%療效尚可但有部份之殘餘症狀,也有週期性的復發,10%預後較差而呈慢性化的病程,可見大部份的躁鬱症長期治療的預後佳,若能越早治療,痊癒的越快;而規則性的預防性藥物及適當調適壓力,雖不能保證絕不再發,但其能增長穩定期,即使再發,發作時的強度和時間都會減少,並且降低疾病對生活、工作、人際關係的影響。

當我罹患「躁鬱症」怎麼辦?
當自己察覺出現疑似躁鬱症的行為症狀時,建議您可採取下列方式幫助自己:

1.主動尋求醫療協助:很多人因為擔心自己可能罹患精神方面的疾病,或是害怕被標籤化,而不願意就醫,導致延誤醫療的時機,因此,當您察覺自己可能罹患躁鬱症時,建議應主動尋求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進行進一步的診斷,以了解自己的現況。 
2.配合醫囑,按時服藥:由於躁鬱症的患者,只要願意配合醫生的指示,按時吃藥,病情就得以穩定,因此必須按時服藥,不能擅自停藥,而導致病情的反覆發作。 當我的家人罹患「躁鬱症」怎麼辦? 
當您的家人罹患躁鬱症時,您可以藉由以下方式,協助家人:

1.給予家人全力的支持與關懷:除了關心家人,也要時時從旁留意及觀察,確保罹病的家人有定時服藥,並留意他/她的情緒變化,若罹病的家人有出現異樣舉動和超乎平常的情緒,應該及時勸導他/她求醫,建議最好也能陪伴就醫,以便提供罹病家人的症狀資訊給醫師參考,同時也可以從醫師方面學習如何照顧罹病家人的資訊。 
2.應鼓勵罹病的家人學習應付壓力的能力,避免給他/她承受太大的壓力,並幫助其去解決他/她在生活中所面對的壓力。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10010&SNO=2355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參考資料
1. 李俊德,2009。認識躁鬱症,2012.07.19,http://w2.csh.org.tw/Web/A2E010/?p=365 
2. 黃俊仁,2008。躁鬱症--雙極性情感疾患,2012.07.19,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9711/15.htm 
3. 林克明。發現躁鬱症,躁期鬱期極端病徵差異,2012.07.19,http://olddoc.tmu.edu.tw/chiaungo/psychpark/779.htm 
4. 江原麟。器質性精神疾病_躁鬱症,2012.07.19,http://www.takming.edu.tw/scc/psychosis/%E6%83%85%E6%84%9F%E6%80%A7%E7%B2%BE%E7%A5%9E%E7%96%BE%E7%97%85-%E8%BA%81%E9%AC%B1%E7%97%87.htm 
5. 星洲網,2008。躁鬱症悄悄纏上了……‧勇敢面對‧及早求醫,2012.07.19,http://health.sinchew-i.com/node/636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憂鬱會傷人。它是深夜裡的「黑狗」,掠奪你的快樂,使你思緒忙亂整夜無眠;它也是日正當中現身的惡魔,只有你看得到它的黑暗。

  如果你拿起了這本書,你可能知道這個比喻一點都不誇張。任何一個曾受憂鬱所苦的人都曉得,它會帶來使人流失力量的焦慮、對自己的不滿意以及失去信心的空洞感。憂鬱會讓你覺得未來沒有希望、無精打采,對大部分事物覺得無趣與失望而逐漸喪失能量,渴望快樂卻不可得。

  為了擺脫這種感覺,我們做盡各種嘗試,然而,諷刺的是,做什麼都沒有用……至少不會有長期的效果。而且令人難過的是,一旦你經歷過憂鬱,即使你有幾個月的時間覺得好了點,它還是會重新席捲而來。如果這樣的感覺曾經發生在你身上,或者你似乎很難體會持續的快樂,到最後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是個失敗者。你的想法不斷地打轉,試著找到更深層的意義,試圖一次就能永遠了解為什麼你感覺這麼糟糕。如果不能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你可能更覺得空洞與失望,最後,你只好相信自己一定是什麼地方不對勁。

  但是,如果你根本沒有什麼「不對勁」呢?

  事實上,你會不會像其他反覆受憂鬱所苦的人一樣,因太過理智和努力想要釋放自己,反倒成為受害者——如同陷入流沙中的人,奮力想讓自己離開,到頭來卻愈陷愈深?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藉由近期之科學發現,說明是什麼原因造成憂鬱或長期的痛苦,幫助你了解憂鬱從何而來,以及你可以怎麼做:

  在最初情緒開始持續變差且沒有好轉跡象的階段,這時候的問題並不是情緒造成的,而是我們反應這個狀況的方式。

  我們習慣用來解救自己的努力,非但不能解救自己,反而讓我們深陷意欲擺脫的痛苦之中。

  換句話說,當我們在情緒開始往下掉時,做什麼都沒有用,是因為我們習慣用問題解決的方式想擺脫憂鬱,嘗試去「修復」我們「不對勁」之處,而這只會讓情緒更低落。凌晨三點,我們不斷想著目前的生活狀態……當深陷悲傷之中,我們批評自己的軟弱……拼命地試著告訴自己的心和身體,要掙脫現在感受的方式——這一切都只是思緒的千迴百轉,非但毫無進展,反而愈陷愈深。任何一個曾經輾轉難眠,或受無盡的憂慮所困而無法專注於其他事的人,都會清楚知道這些努力終究是徒勞無功的。然而我們也知道,讓自己陷入這一類的思考習性裡是多麼容易。

  在本書中,我們提供了一系列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練習,幫助你甩開將你困在痛苦之中的心理習慣。這一套課程,結合了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以及在主流醫學與心理學界中證實具有臨床效果的冥想形式,稱為「以內觀為基礎的認知治療」(mindful-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這套新而有效的課程,整合了各種用來瞭解心理和身體的不同方法,可以讓你的負面想法與感受發生根本的改變,藉由這樣的改變,你會找到阻止負面情緒不斷擴散的方式,以避免發展成憂鬱。我們的研究顯示,對於已有三次或更多次憂鬱發作的人,本書所介紹的這套方法可以使其復發的機率下降一半。

  參與我們研究的人都有多次憂鬱症發作的病史,但並不是有正式憂鬱症診斷的人才能經由本書受惠。許多人遭受無望感以及憂鬱之苦所折磨,雖然他們從未尋求專業協助,他們仍知道自己的生活一直被囚禁在不快樂的牢籠之中。如果你覺得自己反覆在絕望、無力、悲傷的流沙中掙扎,我們希望你會發現本書可以幫助你從情緒低谷中走出來,體會到真正的快樂。

  要精確地預測你從負面情緒轉換到健康狀態時會有什麼樣的體驗,以及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每個人的感受不同。要真正了解本書提供的取向會有哪些好處,唯一的方法就是暫時不做判斷,全心投入這個過程一段時間——在這裡我們建議八週——然後看看會發生什麼變化。這正是我們要求參與課程的學員所做的。

  在冥想練習的過程中,我們鼓勵你試著去培養耐心、疼惜和開放自己,以及溫和地堅持等態度,這些特質能協助你擺脫憂鬱的「重力牽引」,因為它們都可以提醒你科學研究發現的重要方法:你可以停止嘗試去解決感覺很糟這件事。事實上,因為我們習慣解決問題的方式幾乎都只會讓感覺變得更糟糕,所以停止解決問題才是明智之舉。

  作為科學家與實務工作者,我們歷經曲折之路,逐漸認識到處理反覆發作憂鬱的方法中,哪些有效而哪些無效。直到1970年代初期,科學家才致力於尋找急性憂鬱的有效治療方式。急性憂鬱患者的第一次發作,通常是由生活中的災難性事件所引起,而科學家找到的對策是抗憂鬱劑,對許多患者來說,抗憂鬱劑在治療上確實助益甚大。然而另一個發現是,曾被治癒的憂鬱症仍會經常復發——而且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復發,發作會愈趨頻繁,這樣的發現完全改變了我們對憂鬱與長期痛苦的概念。
  前述發現證明了抗憂鬱劑對憂鬱的「修復」效果,只存在於患者持續服用它的期間,一旦停藥,憂鬱便會重新席捲而來,甚至不用幾個月就會復發。由於病人與醫師都不希望任何人為了將憂鬱的幽靈擋在門外而終生服藥。所以,到了1990年代早期,我們(辛德.西格爾〔Zindel Segal〕、馬克.威廉斯〔Mark Williams〕與約翰.蒂斯岱〔John Teasdale〕)開始探索發展全新治療取向的可能。

  首先,我們開始認真探討使憂鬱重複發作的因素:是什麼使憂鬱的流沙在一次次的發作後,愈來愈具有危險性?原來是因為每一次人們變得憂鬱,會讓大腦中情緒、想法、身體與行為之間的連結愈來愈強大,致使憂鬱愈來愈容易被引發。

  接下來我們開始探究,在這持續發展的危險中可以做些什麼。我們知道稱為認知治療的心理治療法,已被證實對急性發作的憂鬱症有療效,而且可以預防許多人再次發作,但是沒有人確知為何它會有效。我們必須了解其中的緣由——不只是出於對理論的興趣,而是這個答案在實務上具有莫大的價值。

  在那個時候,所有的治療(包括抗憂鬱劑與認知治療)都是人們已經罹患憂鬱後才會獲得的處方。我們在想,如果可以找出認知治療法的關鍵成分,或許可以在人們健康的時候,便先教導他們這些技巧,而不是等到下一次症狀不幸又發作時再說。我們希望能夠訓練人們使用這些技巧,防範未然,以避免憂鬱發生。

  說也奇怪,我們個別的研究路線和探索,最終引導我們聯合起來去檢驗以培養特定的覺察形式為目的之冥想練習,在臨床上具有何等應用效果。此一特定的覺察形式是來於亞洲的傳統智慧,稱為內觀(編註:mindfulness原意是「如實的覺察」,近年常譯正念,在本書中,為顧及較不具佛教或禪修背景的讀者,除少數例外,概以內觀一詞統稱)。這種練習屬於數千年來佛教文化的一部分,由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及其同僚在麻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醫學院的現代醫療環境中加以使用並修正。卡巴金博士於1979年發展出一套減壓方案,「正念減壓療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為MBSR,此方案立基於內觀冥想練習,且將其應用在壓力、疼痛以及慢性病的處理上。因為內觀事實上是一種慈悲的覺察(compassionate awareness)狀態,所以它也可被描述為「慈悲為懷」(heartfulness)。MBSR已被證實可以幫助慢性病以及孱弱的病人產生信心和力量,也能改善焦慮與恐慌等心理問題。這些好處不只反映在人們的感受、想法以及行為的改變上,也顯現在負面情緒下大腦活動型態的改變中。

  儘管最初我們的同僚以及病人在談及冥想可以作為預防憂鬱的取向時,受到了一些質疑,我們仍然決定更深入地探究。很快地,我們發現西方認知科學與東方實踐的結合,正可用來打破憂鬱反覆發作的循環——在憂鬱中我們傾向一再檢視到底哪裡出了差錯,或者事情怎麼沒有照著我們所期望的發展。

  當憂鬱開始讓我們心情低落,我們經常藉著壓抑情緒或是想出辦法,以擺脫不好的感覺,這種做法其實不難理解。用這種方式因應的過程中,我們挖掘出過去的悔恨,召喚了未來的憂慮,然後在腦袋裡不斷試驗各式各樣的方法,但是都撐不了多久,又開始為著自己的失敗(沒辦法平撫難過的情緒)而覺得很糟。我們在「現在怎麼樣」以及「想要怎麼樣」這兩者的比較當中迷失,很快地,我們幾乎只活在自己的腦袋之中,完全受想法擺布。這讓我們無法真實地接觸這個世界以及身邊的人們,甚至對那些我們所深愛與深愛我們的人亦是如此。我們把自己排除在豐富的生命經驗之外,無怪乎會變得沮喪,陷在無能為力的感受當中,然而這種狀態正是冥思的覺察(meditative awareness)所能發揮重要作用之處。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859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馬克‧威廉斯、約翰‧蒂斯岱、辛德‧西格爾、喬‧卡巴金著/許乃誌 等譯/是情緒糟,不是你很糟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san幾乎每晚睡了幾小時後就會突然驚醒,感覺喉嚨深鎖、心跳加速、昏眩,她害怕她自己快要死了。即使全身顫抖,她仍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經過幾晚的輾轉,在客廳裡踱步思索原因出在哪裡,她決定去看醫生,找出她的心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Cindy是位醫事秘書,每當處於一個禁閉的公共空間時,她就會出現和Susan一樣的困擾。她不僅害怕對自己失去控制,更擔心一旦她失去控制後別人將如何看待她。除非有男友陪伴,她最近更避免走進7-11以外的商店。即使和男友在餐廳用餐或看電影,她有時也要藉故離開。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工作。和同事的短暫交談後,她得強迫自己趕快回到工作上,因為她害怕自己會失去控制。她忽然覺得自己應該要離開。

  Steve是個位居要職的軟體工程師,他覺得自己因為無法在會議中有所貢獻而一直沒辦法晉升。如果要他在會議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幾乎超越他所能忍受的範圍。昨天老闆還問他,能否就他目前所負責執行的方案辦個說明會。在那當時,Steve變得極度緊張和語塞。他走出辦公室時,結巴的回應老闆會在明天跟他詳談有關說明會的細節;但私底下,他真正想的是辭職。

  Mike對於過去幾個月來自己不尋常的恐懼覺得困窘,他甚至不敢告訴包括他太太在內的其他人。開車時,他會被這莫名的恐懼箝制,害怕自己會撞傷人或動物。即使沒有直接證據指出他擔心的狀況會發生,他覺得自己不得不將車迴轉,折回原路以確保一切都OK。事實上,最近他偏執的認為自己會撞上人的想法已經無法抑遏,有時他甚至需要繞回原路三四次,以確定沒有發生任何事才能放心。Mike是個聰明且事業有成的上班族,但他對於自己不斷想要重複確認事情的衝動感到非常丟臉。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快瘋了。

  Susan、Cindy、Steve和Mike四個人都面臨焦慮的問題,而且他們的狀況都不是一般常見的焦慮。他們焦慮的經驗不同於以下兩種主要有焦慮問題的人所經驗的日常經驗。第一,他們的焦慮讓他們失去控制。在他們的例子裡,當事人覺得沒有能力去主宰發生的事。第二,他們的焦慮已經影響了他們正常的生活運作。Susan的睡眠被打亂,Cindy和Steve可能為此失去工作,而Mike則失去了原有的駕駛效能。

  Susan、Cindy、Steve和Mike的例子說明了四種不同類型的焦慮疾患:恐慌疾患、懼曠症、社交恐懼症和強迫性疾患。在往後的章節裡,你會看到針對每一個不同的焦慮疾患特徵所做的詳細描述。但首先我希望你能先想想所有焦慮疾患的共通議題。到底焦慮的本質是什麼?

什麼是焦慮?
  了解什麼是焦慮和什麼不是焦慮,會有助於你更清楚一窺焦慮的本質。例如:焦慮和害怕有很多相異之處。當害怕的時候,你的害怕通常跟外在具體的事物或情境相關聯。讓你害怕的事件通常在可以預測的範圍裡。你可能害怕的是無法在期限內完成某項任務、沒通過考試、沒辦法繳帳單,或是被你喜歡的人拒絕。相反地,當你經歷焦慮時,你往往沒辦法很確切的指出你在焦慮什麼。焦慮大多來自內在的感受而非受到外在的影響。焦慮似乎是來自於對模糊的、遙遠的,甚或是對一種無法確認的危險感所做出的回應。你或許會對自己或情況失去控制而感到焦慮,你也可能對於「即將會有壞事要發生」這樣的想法覺得焦慮。

  焦慮會影響你的整個生活。它會同時影響一個人的生理、行為和心理各個層面。從生理的層面來看,焦慮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反應,例如:心跳加速、肌肉緊繃、噁心、口乾舌燥或冒汗。從行為的層面來看,焦慮會影響你行動的能力、自我表達的能力,和處理日常特定事務的能力。

  從心理的層面來看,焦慮是對於恐懼和不安的一種主觀的狀態。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焦慮會讓你感覺與真實的自己抽離,甚至害怕自己快死了或快要瘋了。

  因為焦慮會影響你的生理、行為和心理各個層面,所以會讓你更想要康復。一個完整的焦慮疾患療癒計畫必須包含三個層面:

減少生理對焦慮的反應 
消除逃避的行為 
改變深植在內心對恐懼和擔心的主觀詮釋(或「自我對話」) 
  焦慮會以不同的型態和強度呈現。它的嚴重程度可以從輕微的不安到伴隨著心悸、心神失序和驚恐的極度恐慌。如果焦慮的發生無關於特定的情境,而是「出其不意」的發生,稱之為漂浮性焦慮(free-floating anxiety);如果情況再嚴重一點的案例,則被稱作自發性恐慌發作(spontaneous panic attack)。要分辨漂浮性焦慮和自發性恐慌發作的不同,在於患者是不是經歷以下四種或四種以上的症狀:

呼吸急促 
心悸(心跳加速或不正常跳動) 
發抖 
冒汗 
哽塞感 
噁心或腹痛 
麻木 
昏眩或無法站穩 
失去現實感或失去自我感 
熱潮紅或身體發冷 
害怕快死了 
害怕快瘋了或失去控制 
  如果你的焦慮只在特定的情境發生,稱之為情境性焦慮(situational anxiety)或恐慌性焦慮(phobic anxiety)。情境性焦慮不同於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害怕,它比較是不合理或是不切實際的。如果你對於開車行駛高速公路、看醫生,或和另一半發生爭執有不合理的恐懼,這些都可以稱作情境性焦慮。如果你開始逃避會引發焦慮的情境,情境性焦慮就會慢慢演變成恐慌,例如拒絕開車上高速公路、逃避就醫,或逃避和另一半爭執。換句話說,恐慌性焦慮是包括了持續逃避焦慮情境的情境性焦慮。
  通常焦慮只在想到特定的情境時才會被引發。如果你只是想到那些恐慌的情境就覺得痛苦,那麼你可能是預期性焦慮(anticipatory anxiety)。症狀輕微的預期性焦慮和一般的「擔心」不太容易區分。但有時預期性焦慮變嚴重會轉為預期性恐慌(anticipatory panic)。

  自發性焦慮(或恐慌)和預期性焦慮(或恐慌)有一個很大的不同。自發性焦慮通常發生於意料之外,到達頂點的時間很迅速,然後會逐漸緩和。通常在五分鐘內就會到達情緒的頂點,在隨後的一個或一個多小時逐漸地緩和下來。相反地,預期性焦慮是逐漸地醞釀──或只是單純地想像──一個害怕的情境,然後情緒很快地降溫。你可能在一個或一個多小時內一直「擔心自己快瘋了」,隨後卻因為忙別的事而忘了你的擔心。

  焦慮vs.焦慮疾患
  焦慮是現今社會中很難避免的一環。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情境是可以適當且合理的去反應焦慮的情緒,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你對於面臨有可能失落或失敗的挑戰而沒有一點焦慮的話,那你可能有點不對勁了。本書可以被任何一個曾經歷過正常和普通的焦慮反應的人(換言之,就是所有人)所使用。它同時也是為那些正在對抗特定焦慮疾患的人所準備的。融合運動、呼吸技巧練習、放鬆練習、正確的日常營養習慣,加上留意自己的自我對話、錯誤的信念、感受、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不管你正在處理的焦慮本質或程度如何,這些都能幫助你的生活減少焦慮並且更加均衡。

  焦慮疾患不同於一般日常、正常的焦慮,是因為它:(1)更強烈(例如:恐慌症發作),(2)持續更久(焦慮可能會在壓力的情緒過後仍持續數月之久),(3)導致干擾生活的恐懼。

  特定焦慮疾患的診斷標準已被美國精神病學會(APA)所確立,同時列在廣為人知的診斷手冊上,被許多心理衛生的專業人士所使用。這個手冊叫做《心理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 DSM-IV)。接下來有許多焦慮症的描述連同本章最後的自我診斷問卷都是以DSM-IV的診斷標準為依據。即使你的特定焦慮疾患或反應沒有符合DSM-IV裡的診斷範疇,這本工作手冊也可以幫助你。另外,如果你的反應完全符合其中一項診斷標準,你也無需過度擔心。在美國大約有百分之十五的人跟你有一樣的情形。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79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Edmund J. Bourne著/劉鈺玲譯/焦慮與恐懼自我療癒手冊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恐慌疾患是指突然在一段時間產生極端的恐懼或極度的害怕,這種事情的發生完全在「意料之外」,也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極度的恐慌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幾分鐘,但是,在少數的情況下,它會像波浪般迴旋一段時間甚至超過兩小時。恐慌發作的時候,下列任一個症狀都可能會發生:

  • 呼吸急促或感覺被悶住快窒息 
  • 心悸──心怦怦跳或心跳加速 
  • 昏眩、站不穩或昏厥 
  • 發抖或震顫 
  • 哽塞感 
  • 冒汗 
  • 噁心或肚子不舒服 
  • 感覺不真實──好像你並不是真的存在(人格解離) 
  • 麻木或手腳刺痛 
  • 冷熱快速交替 
  • 胸口痛或不舒服 
  • 害怕快瘋了或失去控制 
  • 害怕快死了 

  至少出現四種上列症狀才是完全具有恐慌發作的特徵,當只有其中二或三個症狀時,則被認為是有限症狀的(恐慌)發作(limited-symptom attack)。

  下列情況下,你的症狀可能會被診斷為恐慌疾患,如果你:(1)已經有過兩次或以上的恐慌發作,(2)其中至少一次的發作伴隨著有另一種恐慌類型會發作的擔心,而這個擔心持續一個月或更久,或擔心有可能引發另一種類型的恐慌。重要的是,了解恐慌疾患(panic disorders)本身並不包括恐懼(phobia)。恐慌並不會因為你想到、接觸到,或實際進入一個恐怖的情境時發生。相反的,它會在沒有明顯原因的情況下自然且不預期地發生。同時,恐慌發作不是肇因於服藥後的生理反應或是個體正處於醫療的狀態。

  你可能恐慌發作兩三次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生了,或經過好幾年都沒有再發作。或者你可能幾次的發作後有一段時間沒有恐慌,然後在一兩個月後恐慌才再度發作。有時,最初的恐慌發作可能會在一週內來回不停地發作三次或更多次,直到你尋求治療為止。在所有的個案中,恐慌發作的病患會演變成預期性焦慮或在兩次恐慌發作的期間害怕著下一次發作的到來。一直擔心下一次的恐慌發作是恐慌疾患的特徵之一。

  如果你深受恐慌疾患之苦,你可能會被你的症狀嚇到,進而求助醫生去尋找醫學上的原因。心悸和不規律的心跳可能需要做心電圖(EKG)和其他心臟檢測,但以大多數個案來說,這些測試結果都是正常的(有時二尖瓣膜脫垂、良性心律不整有可能和恐慌疾患並存)。幸運的是,越來越多的醫生已經開始對恐慌疾患有所認識,並且能夠區分出恐慌症和純粹的生理不適。

  恐慌疾患的診斷只有在可能的藥物干擾因素都被排除之後才能確立──包括低血糖、甲狀腺機能亢進、對過量咖啡因的反應、戒酒效應、使用鎮定劑或安眠藥。會引起恐慌疾患的原因包括遺傳、腦內化學物質失衡和壓力。驟然的失落或生活驟變都有可能引發恐慌發作。

  青少年晚期或二十幾歲的人比較可能罹患恐慌疾患。大多數的案例,懼曠症(下一段會提到)的形成讓恐慌變得更複雜。介於百分之一和二之間的人口有「純粹的」恐慌疾患,而百分之五或二十個人中,就有一人被恐慌發作合併懼曠症所困擾。

現行的治療方法
  下列方法被認為是對恐慌疾患最先進的療法。

  放鬆訓練(Relaxation Training)在日常生活中練習腹式呼吸和深度的肌肉放鬆(如漸進式肌肉放鬆),會幫助減輕恐慌的生理症狀和預期性焦慮。肢體運動也被認為能有效減低焦慮。(請參閱第四和第五章)

  恐慌控制療法(Panic-Control Therapy)學習辨識和消除災難式幻想(例如:「我被困住了!」「我快瘋了!」或「我快要心臟病發作了!」),這些都會引發恐慌發作。(請參閱第六章)

  阻斷性減敏感法(Interoceptive Desensitization)練習讓身體處於恐慌的狀態,例如心跳快速、手心出汗、呼吸短促或昏眩。這些症狀通常在治療師的辦公室裡被謹慎地安排設計。例如昏眩感可以經由坐在旋轉的椅子上而引起,或在樓梯跑上跑下而造成心跳加速。重複的暴露在身體不舒服的狀態下有助於減低對不舒服的敏感度,這基本上就意味著習慣於這些不舒服,直到它們不再讓你感到害怕為止。(請參閱第七章)

  藥物治療(Medication)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類的抗憂鬱藥,如Paxil、樂復得(Zoloft)、立普能(Lexapro)或Celexa或BZD類(benzodiazepine)藥物,像是贊安諾(Xanax)、安定文(Ativan)或克諾平(Klonopin),或許可以用來減緩恐慌的症狀。這些藥物最好跟上述的三種療法配合使用,以達到最好的療效。(請參閱第十七章)

  改變生活型態和人格特質(Lifestyle and Personality Changes)改變某些生活型態有助於減少恐慌發作,包括壓力調適、規律運動、避免刺激性食物和糖分的攝取、放慢速度並增加更多「休閒時間」(downtime),改變對於完美主義的態度、過度想要討好別人及過度想要控制的需求。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795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Edmund J. Bourne著/劉鈺玲譯/焦慮與恐懼自我療癒手冊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慾望是毀滅的開始
The realization of ignorance is the first act of knowing. ─Jean Toomer 
認清漠視是知道的開始。──美國詩人 圖默

  「喜歡嗎?爸爸買給你!」這雖然是一句廣告詞,卻是一種人類獨享的意念,它幾乎代表了每個人的人生起始,若善加控管,它是強力動機的起點,可是若讓它無限上綱之後,卻有可能導致殘缺不全的一生。那是一種可大可小、也幾乎是沒有邊際的念頭,賦予它最通俗的名稱,我們很熟悉,只是不清楚其動向,也不大有能力去駕馭它,它的名字就稱為「慾望」。

  慾望提供兩條軌道,一條目標是進步,是科技和文明無窮盡發展的路徑;很遺憾,雖然一樣來自慾望,卻開出一條和原路平行,目標是毀滅和死亡的道路。地球的現況十足令我們憂心,氣候的變遷似乎沒有逆轉的跡象。你可曾試著衡量大自然和自己之間的距離?想想看溫室效應和自己有什麼關係?或許也可直接評估大海嘯和自己一個小小念頭之間,可能有多少連結?土石流淹沒一個村莊,可以責怪政府,難道我們自己一點責任都沒有?

  我點出「一」和「無限大」之間的距離,這是我們學到的數字概念,這是我們藉以衡量輕重緩急的標準,我們的念頭是「一」,大自然的規格屬於「無限大」的層級。因為對方太大了,我們很容易就小看自己這個一;和大自然相較,我們是多麼渺小,我們的舉止作為如何有實力去影響到自然生態?「沒關係」是一種慣用的態度,「無所謂」是一種習慣性的反應,姑息養奸成了配合慾望的標準公式,針對一加上一可以堆疊到無限大的事實,我們寧可冷處理。

  甚至於,人類技巧性的將慾望貼上新的標籤,將慾望換裝成為「需求」,而且是維繫生理或是生計的基本需求。和健康息息相關的是吃,這一點沒有人否認,可是通常思考範圍就此打住,繼續追究下去,不論是對著需求叩關,還是向慾望挑戰,人性的保全會出來制止。營養師的建議是一種理由,醫師的吩咐是一種理由,社會制約是一種理由,最後的防線是生理需求──反正肚子餓了就該吃。

  吃的感覺太美好,美食的滋養太滿足,不打算距離這種境界太遙遠的人很多,他們承認愛吃是一種慾望,並認為它屬於「正常人」的慾望。事實上,「多數主義」主導這件事情太久,事實真相總是被限制在小眾市場中流浪,包括生食主義者所大膽提出的「熟食上癮論」,問題是,真相也在不健康的身體內呈現。儘管隱藏在多數族群的角落,儘管每餐都大快朵頤也沒有人干涉,但面對自己的不健康卻是遲早的事。

  「過勞死」再度成為熱門議題,是高級上班族非常諷刺的事故,也算是文明發展軌跡中的極端事件。不是醫師,就是工程師,就連陪在醫師身旁的護理人員也要發出怒吼聲,這種現象和慾望到底有沒有關係?一般大眾的意見還是停留在「需求」的層級,工作是需求,賺錢也是需求,沒有人願意鑽研得更深些,想到在逛超市的時候,被陳列的商品誘惑的那種情緒,算不算是慾望的一種?

  這個問題不加以探討,好像將永遠找不到生態浩劫的元凶,人類似乎也將永遠回不到健康的園地,原來地球的痛和家人的痛居然是來自於同一個公式,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的慾望是如此的寬大為懷,因為我們情願讓自己的慾念無止盡的飛馳,因為我們對捨近求遠是那麼的駕輕就熟。

維言爽聽:
你必須承認,你必須打從內心深處認定,
不能姑息,告訴自己:
吃和不健康息息相關,
而且要有決心做出改變。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at lies in our power to do, lies in our power not to do. ─Aristotle 
有決定做的力量,就有決定不做的力量。 ─希臘哲學家 亞里士多德

  姑且把慾望透過「物質誘惑」來解讀,不僅人生的困境找得到答案,連男女的感情紛爭也找得到蛛絲馬跡。而且真的不要懷疑,低頭看看身上堆積很久的肥肉,有哪一塊不是物質誘惑的結晶?有哪一片不是把一加一無限放大的結果?此刻,不管你是被迫進入沉思,還是很自責的深切懺悔,告訴你,「顧此失彼」就是人類物質化以後的專利,面對這麼多的誘惑,如何做到有條不紊?

  物質化當然也包括醫療的發達與進步,藥物成為奢侈與慾望的成員,醫療的細部分科複雜了健康的板塊,理論上不是誘惑的材料,由於人們從來不尊重健康的本質,使得不健康成為社會常態,曾幾何時,對醫療倚賴變成一種物質化的結果。追逐健康變成一種時尚,有點經濟實力的中年人開始消費健康需求,就算不花在醫藥,也花在吃補,不用在健康檢查,也用在瓶瓶罐罐的補充品。

  健康給我們一種「太難」的印象,因為深奧,所以誤打誤撞;因為專業,所以道聽塗說。想要健康卻一直做不健康的事,深知自己的行為違背常理,卻仍在詭異的動機中不斷給自己合理化的台階。與其說健康是人生一大議題,不如說探討健康就是探討人生,不如把經營健康擺在經營人生的規劃之中,不如把價值觀與優先順序的自我管理囊括影響健康的正面選項,事實上,健康議題最終會是時間管理的議題,是學習將重要事情強制置入時間的一種技巧。

  研究一般人得不到健康的緣由,「依賴」是一種因素,從來不把健康視為是自己的事;「固執」是一種因素,堅持捍衛不正確的觀念,也堅持不願意換腦袋;「縱慾」是一種因素,主要的迷思當屬飲食,另外,不能忽略由醫藥界所經銷出來的部分,讓「慾」和「藥」充分結合,如果你對人類歷史和人類行為有一些研究,應該欣然接受這種荒謬的組合。至於「懶惰」所主張的結論,譬如說從來都不運動和不健康的關係,請把它丟到「縱慾」的範疇中,任由它去找到自己的定位。

  把得不到健康勾勒得更徹底,從「不願意聽」到「不願意學」,再到「不願意做」,說這是一堂「人性」的課程,沒有任何一絲誇張。或許,可以從「動機」的種類和分佈去分析人性,那種「渴望健康」與「堅持不健康」之間的拔河,最後就是違逆法則所必須經歷的樣板劇情,發現被釘在棺木的日子不遠了,發覺可以享受人生的歲月居然屈指可數,因而發出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的跪求。

  我直接明說,要你減少食量,你有點掙扎;要你多吃生食,你不是說醫生不准,就是說身體不允許;要你少吃白飯,你說肚子不會飽;要你減少肉食,你說乾脆不要活;要你早餐遠離熱量,你為早餐店叫屈;要你安排時間運動,你說時間屬於老闆,無法自由支配;要你嘗試斷食,你說那會死人;要你進行肝膽淨化,你的眼神告訴我:我瘋了。

  地球的殘山剩水和身體的千瘡百孔其實異曲同工,都是容許慾望無限擴大的結果,追逐健康和追求生命的意義終究有所交集,不是同一件事,也應該遵循一貫的態度。不認識慾望,就很容易在經營健康的路上迷失,特別提醒杯子永遠滿滿的人:「健康知識學不完,如果你自認為已經學完,代表你已經沒有機會健康。」

維言爽聽:
「不健康」是一股吸力很強的漩渦,
需要積極的態度和行為來掙脫,
每天切割一小時的時間走路,是體驗健康的第一步,
學習管理時間,也學習管理健康。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5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ok for ways to make new ideas work, not for reasons they won’t. ──Ian Percy
找出讓新觀念實現的方法,不是找出無法兌現的理由。 ──演說家 伊恩帕西

  把慾望連結到飲食和藥物,哪一項在你我的心中瞬間有了回聲?突然之間,藥物變成極其少數,多數人,我預測是一百人中的九十九人,在心裡面默認,承認自己愛吃,不一定大吃,但普遍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文明世界早已發展出一條新的「食物鏈」,不同於大自然的原始設計,介入了網路與媒體行銷,有一條「口碑食物鏈」在我們周圍形成。

  試著閱覽臉書與部落格的生態,統計一下有多少比例在分享美食,如果我問同時問有多少人在分享健康,你將意外發現健康不再是網路世界的首要價值;認知中,不但做吃的是賺錢的生意,聚餐更是一件絕頂快樂的人生要事。探究得深入些,健康是有人主張,可是多偏向商品化,都是在分享一些營養補給的好東西。必須先提醒大家,我們長期融入在這些美好的誘惑中,對於生活品質和情緒加分不少,無形中,對於健康卻是無可諱言的傷害。

  現象是失控的,就像環境的惡化般,唯一能付出努力的,剩下自我的修煉和把持,否則任何人都可能是在大熔爐中被意外犧牲掉的小個體。拒絕美食如果那麼困難,認識食物或許是可行的嘗試,食物最簡單的分類法就是生食和熟食,也可說是分成有酵素的食物和沒有酵素的食物,生食屬於前者,含有豐富的食物酵素,熟食是後者,酵素在烹調過程中全數破壞。

  問自己:都是吃熟食,還是生食?其實只要思考食物進入身體內的感覺,有沉重負擔的是哪一種?比較沒有負擔的又是哪一種?接著再問自己:喜歡吃讓身體有負擔的,還是你都吃讓身體沒有負擔的那一類?「負擔」在一般人的基本認知就是「飽」,也就是中國式的問候語「吃飽了嗎」裡面的關鍵字。從幼年時期媽媽關心有沒有吃飽開始,我們被教育漸漸培養屬於自己的飽足感,這是一種尺度,你我不一定相當的食物容納限度。

  當商人運用人性的弱點來行銷「吃到飽」的飲食文化,動不動就對慾望豎起白旗的食客,這下可慘了。即使不是每天都光臨吃到飽餐廳,我們的飽足感也逐漸被自己喜愛的生活作息養大,我們突然畏懼起飢餓,我們變得尊敬起身體的飢餓傳導,不熟悉身體有一種迴路運作模組,吃得愈多,餓得就愈快。也不用太意外接下來可以預期的惡性循環,因為證據都在我們身上,就是堆積在身體內的肥肉組織,就是那種讓我們活動不再很自在的罪惡憑證。

  血糖的刺激多,消化酵素的需求多,這兩檔事都和同一個器官有關,糖尿病和胰臟癌的病例直線攀升,醫生不習慣推敲原因,他們只要求儘快治療。所以在被拉進去另一個惡性循環之前,我們必須再回到歡樂的園地,試著回想最令你回味無窮的五星級美食,很老實的問自己:沉溺在這種文化已經有多久了?花錢把肚子吃撐又有多少年代了?去這種餐館用餐,你依然抗拒不了邀約,對吧?說穿了,這就是誘惑,仍舊回到那只在內心深處無所不在的「慾望」。

  終於必須承認,不健康的原因至少掌握了一些,歸納出一個結論:其實我們都多吃了。健康難或不難,就在一個關卡,前是誘惑,後有意志;前面很混濁,後面則清晰無比;前頭處處是風險,後頭則是健康的保險。

維言爽聽:

如果決定權在你手上,
讓吃到飽餐館不再是你的選項,
如果你不能作主,也不能缺席,
多吃水果和減少30%的「人性食量」,
是必要的堅持。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6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strongest of all warriors are these two – Time and Patience. ──Leo Tolstoy
時間與耐力是最堅強的戰士。 ──十九世紀俄國改革家、哲學家 托爾斯泰

  我從身體的自主力意識到「亂中有序」這個成語,是身體力挽狂瀾的境界,我們總是丟給身體無法處理的難題,也不在意身體到底已經處理到什麼程度。為什麼說「序」?因為還處在一種沒有嚴重病痛的狀況,因為至少還維繫住一個堪稱健康的局面。說得更明白一些,身體內的秩序不是我們造成的,而是身體處心積慮促成的。人體內分成兩個世界,一個對健康懵懂,基本上就是腦部意識,另一對健康執著,通常指的就是腸道意識,充滿了百般無奈。

  這樣說很多人可能不會懂,對健康全然陌生的通常是我們的認知,也就是負責思考和判斷的大腦運作,可能我們裝載了錯誤的觀念,可能我們接收到不正確的資訊。交給身體統籌健康並沒有錯,只是觀念和認知都必需要配合,行為和習慣必須整合;從觀念到行為,從認知到習慣,包括飲食、用藥、睡眠和興趣嗜好,交給身體的是亂了套的紀律,干擾物質太多,體內生態也從此找不到規律性。

  原來秩序不能只有在身體內存在,外部的行為也必須有秩序,簡而言之,就是生活中的優先順序必須很清晰的排列,價值順序必須很精準的落實在生活的計畫中。多數人忽略健康,其實不是不關心自己的健康,而是生命中無關緊要的事情太多,人把時間都花在和健康正好背道而馳的事物上,可以說,就是沒有抓住時間管理的精髓。把重要的事情強迫置入時間規劃中,把時間切割出來給合乎重要價值的事物,這樣的要求做不到,健康即使是重要的價值,依然是被放任在陰暗處的雜物。

  運動就是最好的例子,沒有人否認持續運動的重要性,然而,懶惰是一種說法,沒空是很好的藉口,其實不會安排時間才是問題所在,其實價值觀混淆才是現代人最大的障礙。以正規時間工作的上班族來說,週一到週五晚上就是可以切割出來的空檔,週末假日也大可安排時間規劃運動,即使不應鼓勵上班族請去從事體能活動,可是調查一下他們請假最多的理由是什麼,不是掛病號,就是看門診。主動規劃和被動安排當然有顯著差異,健康不是唾手可得,關鍵在每天做的事和健康有沒有關係。

  關於每日的健康,有所謂「要事」,牽涉到重要價值,也牽涉到健康的本質,也就是要順從身體的價值順序,而身體所思考的第一要事則是如何把身上的廢物和毒素清除掉。身體是一個隨時在分配能量的單位,必須有充足的能量供應,身體才可以代謝掉不要的垃圾,而能量的主要來源是飲食,結果我們把所有的進食都只淪為補充熱量。把熱量交給身體,身體得將之轉換成能量,這件事則把原本可以用在處理垃圾的能量花掉,原來我們一直都做捨本逐末的事情。

  不論懂不懂健康知識,我發現不諳時間管理的人通常都不健康,我實際接觸過每週才排便一兩次的人,他們的價值重心是工作,或者可以說就是賺錢,非常有可能,未來處理病痛的成本將超越一生所辛苦賺的。不是唱衰朋友,是因為物質不滅,堆積在體內的不可能憑空消失,也不是每個月做一次大腸水療就可一勞永逸。別忘了,身體需要維持衡定,那是一種秩序,一種規律,也可以說是一種律動,不是兩天不睡覺之後,好好睡個兩天,身體就可望恢復疲勞的。

維言爽聽:

把躺在病床上的時間和成本算進生命的開銷,
計算出來的少不了歎息聲和哭聲。
改變與治本之道,就是學習把健康行為置入每日作息中。
就從今天開始,至少可以確保遺憾不會來作伴。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2327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抒壓健康網
原始資料來源:原水文化出版/陳立維著/態度與行動,決定你的健康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見面所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如何都不能輕忽。人在感覺上的睿智,有時是超乎理論的。年長者所感受到的印象,會比年輕人所感受到的還要確實。以氣質來說,神經質而敏感的人,會比遲鈍的人更輕易感受到對方的長處與短處。以個性來說,心思複雜的人,會比單純的人更能感受到對方內心深處的想法。而以人格來說,愈是成功的人,則愈能發掘別人的善良。

  我們在第一次與人見面時,即便對方看起來多麼自然、多麼不修邊幅,我們的潛意識,也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運作,讓我們對對方產生某種敵對意識,也就是警戒、疑惑、競爭、反感……等等對立的感情。同時,去判斷「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利」的心機,也會自然地湧現。

  因此,我們會透過各種方法來觀察別人——當然是下意識的。所謂的方法就是:先用自己當「秤」,而當自己無法準確衡量時,便利用自己心中對「人」這種動物的粗略概念與瞭解,來進行衡量。此外,人還會本能地思索對方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自己是否有跟對方見面的必要性……等利害關係,並做出一個總決算,最後將對方的形象定義為「真是個討厭的人」或「沒想到這個人意外地討人喜歡」。

  這樣看下來,讀者們可能會覺得「見面」是一種充滿理論性的行為,但實際上這些過程都是彼此下意識地,而且是在電光石火之間進行的。

  或許有些人會半刻意地觀察對方,但大多數的人都是在不自覺的狀況下(也就是所謂的下意識)做出這種行為的。

  因此,假使對方與自己相差太多,我們心中的「秤」一下子就會超過最大刻度,完全無法比較,這麼一來,兩人也就不會彼此觀察了。因為這樣會讓人搞糊塗。

  不過無論如何,由於第一印象通常是透過警戒心而形成的,因此這時的觀察,難免帶著極端的感情與本能。這和「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有很大的關係。

  有人說:「把『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當成一個問題,未免太小孩子氣了。」也許是這樣沒錯,但它的確是事實,也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現象。

  直覺所決定的喜歡或討厭,似乎是自然賦予我們用來選擇朋友的唯一感覺,對方的敵意或善意,我們都會憑著本能的直覺,做出直接的區分。如果忽視了這點,多少是一種損失。自戀、自以為是英雄的人,甚至在決定婚姻大事時,都會無視於自己的好惡,並感到自滿。然而,即使勉強自己忍耐,到最後還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原以為不存在的好惡感,經常在某個意外的時刻冒出頭,加深夫妻之間的嫌隙。

  對完全不曾有過「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的人來說,當然不會有這些問題。這種人,要不是個了不起的大人物,就是個遲鈍至極的人。但是,只要這種直覺仍在運作,將它視為一個問題,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一個人明明擁有這種「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卻裝出一副大人物的樣子,不去理會它,最後通常會導致失敗。誠實面對自己的直覺,是一種保護自己、養育自己的最佳養分。每個人都希望周遭充滿自己喜歡的人——至少自己身邊的人,都要是自己喜歡的才行。因為這是最自然的人類配置。

  但話說回來,我也不認為用直覺決定的喜歡或討厭,是多好、多棒的。我也不認為光憑這種沒來由的好惡就採取行動,是一件好事。我只是認為,我們既不該無視於那份感覺,也不該扼殺那份感覺。假如這種沒來由的好惡自然消失,那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這麼一來,我們必定能愉快地與大多數人交往。

  有些人認為,這種沒來由的喜歡或討厭,是一種任性的行為,然而這是一種很沒同情心的想法。就像硬逼一個因為討厭狗而哭泣的小孩去抱狗一樣。對於某些人來說,狗很可愛、很有用,可是對討厭狗的小孩來說,狗卻是可怕的野獸。我們當然可以設法讓小孩自然地漸漸喜歡狗,但若強迫小孩一定要愛狗,那麼小孩就太可憐了。動物對於「厭惡」的感覺是很敏銳的,也就是說,被討厭的動物,也會不喜歡討厭自己的人。小孩長大一點之後,或許會覺得「我這麼大一個人還怕狗,實在太丟臉了」,於是虛張聲勢,裝出不怕狗的樣子,但他內心的恐懼,其實絲毫未減。每次面對狗都要努力逞強,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明明只要順其自然,就會喜歡狗的,但是這樣的狀態,卻反而增強了他的厭惡感,促使他盡量避免接近狗。人也是一樣。「愛你的敵人」這種高尚的教誨,增強了軟弱的人們那尚未發育健全的榮譽心,讓人們竭盡所能地努力做到「愛敵人」,甚至連粉身碎骨都在所不惜。無論在表面裝得多麼喜歡,無論花多大的力氣偽裝自己,那份厭惡仍深深隱藏在潛意識之中,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自己。倘若真能做到「愛敵人」當然很好,但是尚未具備那種能力的人,就應該以自己的步調努力,這才是謙虛的想法。在慢慢朝著目標前進的過程中,人們首先會學習成長。從心理的角度來講,能夠做到喜愛敵人,就表示自己已經成長到「不把對方當成問題」的境界了。

  第一印象的好或壞、直覺感受到的喜歡或討厭,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暗示。這份感覺告訴我們,什麼是我們在本能上、感情上無法契合的。

  所以,如果我們不虛張聲勢、偽裝自己,而是以真心誠意與人接觸,那麼反而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識人的正確性雖因人而異,但每個人都能透過第一印象得到的收穫,就是發現雙方在性格上的相投之處或不合之處。

  就如同好勝的人會對不太反抗、個性溫和的人抱有好印象、愈是自私的人便愈能感受到對方的自私一般,我們的潛意識,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而且是在極為短暫的一瞬間,針對各種複雜的個性、感情進行比對確認,因此十分奇妙。如果漠視這個潛意識的行為,將是我們的損失。

  透過第一印象所獲得的判斷,我們甚至能夠測試對方的能力、看穿對方的過去、想像對方的未來、掌握對方的教育程度與人格以及判讀對方個性的傾向,並確實地預測對方目前的境遇。

  這些能力雖然會隨著力量或經驗的增加而慢慢養成,但若再輔以科學的知識,我們便能培養遠遠超出我們能力的「識人之明」。

  一旦養成了以科學的態度來看人的能力,二十歲的人便能擁有三十歲的見地,四十歲的人便能獲得五十歲的經驗。

引自http://wecare.cla.gov.tw/lcs_web/contentlist_c3.aspx?ProgId=107040&SNO=1974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健康抒壓網
原始資料來源:立村文化有限公司/作者:近藤信緒;編者:山見博康;譯者:周若珍/人見人愛的方法—讓你更受歡迎的50項關鍵祕訣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