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關工作壓力與過勞等議題漸受國內社會重視,「過勞」(burn-out) 指的是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乃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
壓力之下的壓力反應。過勞的症狀與成因複雜,多數研究認為過勞是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的結果。過勞與工作壓力是重要的公共衛
生議題,所謂「過勞」、「過勞猝死」、及找不出特殊病因的「慢性疲勞症」,在高度工業化國家已是極受重視的職業健康問題。

所謂的「過勞」指的是一種身心耗弱狀態,乃是長期處在高度心理壓力之下的壓力反應。過勞的成因相當複雜,多數的研究認為過勞是長期暴露於工作壓力下的結果。

過勞的症狀
1. 經常感到疲倦,健忘。
2. 突然覺得有衰老感。
3. 肩部和頸部強直發麻。
4. 因為疲勞和苦悶失眠。
5. 為小事煩躁和生氣。
6. 經常頭痛和胸悶。
7. 高血壓、糖尿病病史,心電圖不正常。
8. 體重突然變化大。
9. 最近幾年運動也不流汗。
10. 自我感覺身體良好而不看病。
11. 人際關係突然變壞。
12. 最近常工作失誤或者發生不和。

健康的生活能讓體力處於最佳的狀態,健康的生活包括:良好的飲食、具有品質的睡眠、運動、休閒、接近陽光與自然。下列詳
細介紹飲食與運動的影響,以及簡易的放鬆技巧,讓你輕鬆度過壓力的考驗!

透過飲食減少壓力因子
1. 攝取均衡的營養:可從牛奶及牛奶製品;肉、魚及家禽;水果和疏菜以及穀類等四大類食物中均衡攝取。
2. 限量攝取飲食中的飽和性脂肪,可以多增加攝取富含纖維( 如蔬菜等) 的食物,促進腸胃健康。
3. 不以大眾傳播媒體的理想身材做為減重的目標,不正確的減重,能導致厭食症或善飢癖。
4. 限制含咖啡因的食物( 如可樂、咖啡等),因過量攝取咖啡因會增加失眠及壓力的產生;同時不要吸食菸類產品並且限制飲酒。
5. 適時的補充維他命,特別是維他命C 及綜合維他命B,其可減輕疲勞、促進體能恢復及幫助代謝等功能,有助於處於壓力情境中,
但需參考指示用量注意不要過度攝取。若能均衡的從各類食物攝取,體內即能具有足夠的維他命。
6. 飲食中應重視正餐,避免吃入過量的精緻化碳水化合物食品( 如蛋糕、甜點、巧克力糖等),雖然這些食物能夠快速補充能量,但也
   會使自己處於敏感易怒、情緒不穩及壓力增加的狀態。
7. 不要過度攝取加工麵粉及鈉的含量。

運動的原則
1. 心跳速率:(220- 年齡) ╳ 60~80%,一開始運動時,讓心跳保持在最大限度的60% 處,之後逐漸增加至最大限度的的80%。
2. 運動的頻率:每個禮拜運動三次以上最佳,每天做二十到三十分鐘。將運動排入作息表中,是較能持續下去的方式。
3. 運動計畫:每天把握機會多走路或爬樓梯就能累積三十分鐘的活動,如:搭車回家時,可以提早下車,一邊慢慢散步回家,一邊
    放鬆整天工作的心情;五樓以下,等電梯不如爬樓梯,下樓梯不搭電梯。另外游泳和騎腳踏車是較不費力的運動,可作為一個
    開始中度運動計畫的方式。
4. 運動時間:可以將運動時間設定在工作後和晚餐前的空檔,一方面可消除整天累積的壓力,另一方面能夠降低食慾,對保持身材
    有所助益。

運動為何可讓身體健康?
1. 能夠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讓養分和氧氣順利地運送至細胞中。
2. 促進肌肉細胞與能量代謝,避免過度的脂肪造成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相關疾病。
3. 促進體能,改善生活品質。
4. 消除疲勞、增加耐力
5. 增進身體的安適狀態,有能力從事自己的工作,且有活力參與休閒活動。
6. 讓睡眠中的「深睡時間」拉長,改善睡眠品質。
7. 消除精神緊張,保持良好的體魄。
8. 助於免疫系統的抗病功能。

運動為何可讓心理健康?
1. 感覺精神好、身體好,可以具有較高的自尊。
2. 讓別人對你有較為正向的想法。
3. 可以使自己清醒而有能力。
4. 助於調整情緒,增加正面情緒或減少憂鬱和焦慮等負面情緒。
5. 可藉由運動宣洩壓力而較能因應。
6. 做為開始。
7. 讓體態與體型改變,增加自信心。
8. 運動促使「腦內啡」分泌,讓人情緒穩定,降低憂鬱。
9. 增加自己能成功的信念,重新評估壓力、緩衝壓力的衝擊。

社會學家認為社會關係的改變會影響心理的變化,也決定了對疾病的抵抗力。沒有宣洩壓力管道會較容易罹患壓力相關疾病,因
此有學者認為,社會支持的力量在某方面阻擋了壓力的傷害。而研究指出,高壓力會導致相關的情緒問題,但社會支持力量能夠扭轉情形。

社會支持系統
感覺有壓力時,可以針對壓力來源之不同,找尋不同的社會支持系統,以尋求問題的解決與壓力的抒解。一般而言,社會支持系可分下面幾類:
1. 工具性:提供工作協助,如透過主管及同事提供工作技能協助。
2. 資訊性:提供有用資訊,如過勞自我預防手冊及相關網站,以協助解決問題與個人抉擇參考。
3. 評鑑性:隨時提供真實的回饋,如過勞量表評估。
4. 情緒性:提供情緒表達發洩的管道,如諮詢生命專線,親朋好友。

引自勞工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www.iosh.gov.tw/userfiles/files/overwork/oworkselfprevention.pd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emhkimo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